12月23日,凯里市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向社会通报今年来市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情况。
发布会上,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今年来诉源治理工作情况、典型案例及工作成效,并就媒体记者关心关注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市人民法院将“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的工作理念因地制宜的与“诉源治理”相融合,推动少数民族群众矛盾纠纷的化解,逐步探索出一条独具苗侗民族特色的诉源治理新路径,有效推动了辖区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
据统计,2022年1月1日-12月20日,市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615件,同比下降0.9%,同比同期历史最高收案数25326件(2020年)下降22.55%;其中民商事案件收案11070件,同比下降11.02%,同比同期历史最高收案数18410件(2020年),下降39.87%。
其中,通过预警处置,自2021年以来,已联动化解诉前矛盾纠纷3300起,采用“示范性判例+司法确认或主动履行”的形式化解案件10000余件;多举措整治虚假诉讼,2022年以来,通过刑事审判,依法惩处犯虚假诉讼罪的1人;开展联合治理,自2021年以来,共巡回审理案件336件、法官工作站接待群众4000余人、送法下乡63次;做好司法助企,深入了解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提供法律指引153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留得住、发展好,让群众得实惠;打造“特色陪审”,针对性安排懂民俗民风的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具有民风民俗规范的民事纠纷,权衡选拔各族“无袍法官”,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达到案结事了人和,自2021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共参审案件2602件,占已结普通程序案件的54.12%,助力推进公正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