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力推进流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建成集产、供、销、配为一体的社区生鲜供应体系,提升社区消费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激发州府城市消费潜力。加强城乡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动下司镇农贸市场、炉山镇商贸中心、湾水镇商业街等乡镇重点商业网点建设,推动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实现乡镇消费提质扩容。
二是举办系列促消费活动。全力落实省级“多彩贵州欢乐购”消费券促消费活动,参与商户780户,累计交易金额4004.76万元;积极推进州、市系列促消费活动,在苗侗风情园举办“新春年货节”,销售额3000余万元;指导各大型商超举办“年货节”促销活动,拉动销售额5.3亿元;举办“锦绣黔东南 春季焕新车”车展及汽车消费券促销活动,车展期内累计销售汽车562台,交易金额约8000万元,带动销售金额约1.2亿元。
三是培育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大力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指导“后备箱市集”提质升级,推动提升拉薇公园、永乐路等一批夜食、夜游、夜购、夜娱消费聚集区。截至目前,“后备箱市集”平均每日客流达5000人次,每月拉动消费200余万元。
2024年一季度以来,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6.9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州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