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认证赋能,构建品牌价值链。加大认证扶持力度,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对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和技术支持,激发企业认证积极性。同时,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合作社一线,开展认证流程指导和标准化生产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共认证“二品一标”产品13个,认证面积11.69万亩,年产量13.08万吨。
聚焦地标引领,延伸特色产业链。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重点培育凯里水晶葡萄、平良贡米、香葱、生姜等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一镇一品”特色产业格局。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农旅融合、参加展会等渠道宣传区域公用品牌。截至目前,地理标志农产品覆盖面积达11.4万亩,占全市认证总面积的97.5%。
育强经营主体,筑牢产业支撑链。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其创建优势品牌。截至目前,全市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