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一校一策”精准帮扶,激活薄弱校内生动力。针对农村薄弱学校,集团总校精准发力,组建由管理干部、骨干教师组成的专项团队,以交流学习的方式开展“诊断式”指导,制定个性化提升方案。持续加大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全面配齐智慧教学终端设备,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同时,创新推行“城乡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实现城乡师资力量实时共享与教学协同。
二是“全域覆盖”资源调配,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构建“中心辐射+片区联动”资源调配机制,以集团总校为核心,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按“1:1”比例同步输送至城乡各成员校,确保偏远校区学生与城区学生享有同等课程资源。推行“跨校教研共同体”模式,每周组织城乡教师开展线上集体备课、线下教学观摩、送课下乡、送教下乡活动。同时,建立集团校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动态监测各校区教学质量,综合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帮扶策略。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教研活动180余场。
三是“特殊关怀”专项保障,守护弱势群体成长。聚焦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推出“暖心教育工程”,将社会捐助资金向易搬点学校倾斜。在各成员校开设“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同时,针对随迁子女制定“学业衔接计划”,通过课后辅导、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其快速适应新环境。截至目前,已为120余名困难学生提供学习用品与生活补助;累计为300余名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