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市政府办公室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3楼

    电话:0855-8065700

  • 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05室

    电话:0855-8222367

  • 财政局

    地址:凯里市金泉巷20号

    电话:0855-8222209

  • 统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D座221室

    电话:0855-8063219

  • 审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436室

    电话:0855-806065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8号

    电话:0855-8222559

  • 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524室

    电话:0855-8223048

  • 自然资源局

    地址: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嘉瑞禾2号楼

    电话:0855-8223830

  • 应急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503室

    电话:0855-8066808

  • 交通运输局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银桂大道70号

    电话:0855-8060680

  • 农业农村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639室

    电话:0855-8223506

  • 商务局

    地址:凯里市温州大道西侧国际商贸城38号楼二期B座3楼

    电话:0855-8223615

  • 水务局

    地址:凯里市市府东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公交站台)

    电话:0855-8061689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凯里市宁波路房产大楼6楼

    电话:0855-8060876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24号

    电话:0855-8222355

  • 林业局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桐荫坪路41号

    电话:0855-8580508

  • 教育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32室

    电话:0855-8222240

  • 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北京西路37号401室

    电话:0855-8225200

  • 卫生健康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13室

    电话:0855-8221138

  • 医疗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065256

  • 民政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223030

  • 文体广电旅游局

    地址:凯里市风情大道12号1栋1单元2楼

    电话:0855-8062943

  • 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324室

    电话:0855-8062469

  • 司法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和谐里小区北侧

    电话:0855-8062340

  • 公安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0号

    电话:0855-8222408

  • 综合行政执法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603室

    电话:0855-8065822

  • 投资促进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40室

    电话:0855-8063001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658182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粤黔携手绘新景 山海相拥启新程

来源: 天眼新闻 发布时间: 2023-03-23 15:22

一脉珠江物华新,续写粤黔山海情。

眼下,位于遵义市正安县安场镇的横琴·正安国际吉他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共建项目建设正酣。“未来三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每年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000万元,支持正安吉他产业做大做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合作将为正安全面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赋能提速。

不久后,由贵州乡里乡亲电子商务公司负责运营的“贵粤荟·中山馆”将正式开馆,公司董事长蒋鑫正忙着为这个广东前置仓选定展销新品。去年8月,中山馆试运营后,公司全年销售同比增长20%。

“贵粤荟·中山馆” 冯倩 摄

2021年,国家调整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明确广东继续帮扶贵州,开启了两省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新征程。2022年以来,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的新使命——打造东西部协作的典范,广东与贵州加快建立更加紧密的结对帮扶关系,这场跨越千里的“山海图景”落笔生花——

广东组织全省84个结对帮扶县“牵手”贵州66个脱贫县,两省东西部协作协议目标任务全面超额高质量完成。

广东向贵州提供财政援助资金35.1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833个,其中产业帮扶资金占比57.6%。

贵州组织招商“特战队”,驻粤招商全年引进产业项目1804个,合同投资额3670.36亿元。

两省创新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落地项目145个、到位投资额107.86亿元。

去年,广东成为贵州最大的省外客源地市场。

…………

山“呼”,海“应”。新征程上,粤黔两地守望相助,抓协作、促发展、开新局,向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精准发力 深化帮扶再升级

3月16日,位于独山县鄢家山安置区的贵州省独山钧裕皮具有限公司,伴随工人们手法娴熟地操作,一个个款式时尚的箱包呈现在眼前。“我们吸纳了170余名安置区妇女和周边群众务工。目前订单已排至6月,眼下正全力组织生产,确保销往欧洲、大洋洲等市场的产品如期交货。”钧裕皮具公司负责人李锟瑜说。

贵州省独山钧裕皮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莫宇 摄

按照“广东总部+贵州基地”的模式,钧裕皮具公司依托总公司广州市启联箱包有限公司的资源,让安置区务工群众有活干、有钱赚。作为贵州首个“产业+东西部协作”创建试点,鄢家山安置区还引入贵州协力科技有限公司等总部在粤的企业,助力当地稳就业、促增收。

小小的产业车间,也是粤黔协作的微缩窗口。抓住关键、聚焦重点,广东在黔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022年向重点县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2.01亿元,帮助引进企业197家,实际到位投资额71.8亿元,组织广东优强企业对重点县的1253个原深度贫困村实施结对帮扶全覆盖,在安置区投入帮扶资金6亿多元,实施帮扶项目255个。

贵州遵义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黄霞 摄

如今,随着产地“最初一公里”和市场“最后一公里”的打通,广东市民的餐桌上,黔菜成了新“食”尚。

在龙里县,已建成的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种植面积2010亩,每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农产品销售额达2.22亿元。

在长顺县,由广东省粤黔工作队长顺小组和当地政府协力引进的蛋鸡养殖企业贵州百顺农牧有限公司,仅一年时间存栏蛋鸡发展到40万羽,每天产出25吨鲜鸡蛋,年产值达1亿元。

长顺县广顺镇贵州百顺农牧有限公司,工人对鲜鸡蛋进行包装。黄静 摄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契机,贵州各地抢抓机遇,加强对接。根据规划,到2025年,贵州将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00个、农产品标品化加工中心100家,培育100个农产品网络品牌。

山茶油、刺梨汁、酸汤粉……贵州名特优农产品乘着东西部协作东风,快速涌入大湾区市场。“自去年4月搭建平台以来,累计实现营业额3.23亿元,力争今年实现营收8亿元。”贵州省生产资料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龙林表示,通过在广州搭建“来自贵州的美好·集黔优品”大湾区运营中心,黔货入粤有了新通道。

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粤黔馆内的“来自贵州的美好·集黔优品”特色产品展区

发挥政府组织、市场流通、品牌引领作用,助推黔货出山、黔货入粤、黔货进湾,2022年广东采购、帮助销售贵州农副产品195.97亿元。

优势互补 为你所需尽我所能

贵州省瑞立达科技有限公司从接洽、签约到落地贵安新区,仅用了两个月。不仅是投资30亿元的新建项目,还把企业总部迁过来,仅在东莞设立办事处。这家国内生产手机玻璃盖板的新三板企业,为何对贵安情有独钟?

瑞立达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择贵安,是公司探索“大湾区研发+贵州制造”产业布局的成果。“贵阳贵安既是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沃土。我们将依托贵安综保区制造业平台,力争做到行业第一。”

贵安综保区

在铜仁,贵州梵净山泉饮业公司生产的矿泉水,通过东西部协作平台,成功打入大湾区市场。2022年,在东莞的销售额达到800万元。

在广东海洋大学、香港地铁口、深圳海关等地,均有来自贵州忠辉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观光车、巡逻车等专用特种车型的身影。乘着东西部协作东风,忠辉公司近3年向粤港澳大湾区销售1500多台专用特种车。

“公司成立20年来,持续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忠辉公司总经理王有隆介绍,今年将向深圳市供应约600台车。

贵州忠辉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总装2号线。杨小平 摄

年产1.2万吨生活用纸、年产10万吨生活原纸制造……凭借高标准规模量产,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已与5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达成合作。“我们生产端基础牢固,现在将借势拓宽产品销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汇景纸业相关负责人张坦说。

自今年2月开工以来,榕江适时木材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施工“进度条”高速刷新,预计年内建成。届时,这里将成为国内领先的集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的小直径木材智造加工基地。

“经过多次考察,我们认为榕江的林业资源、产业配套与广东总公司需求相符,所以决定在当地投资建设产业园,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贵州适时木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建雄说。

贵州汇景纸业有限公司生产旗下棉柔巾单品成为拼多多电商平台的主要供货源。杨涛 摄

坚持“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粤黔两地产业不断深化对接,努力实现“为你所需、尽我所能”。

为加快构筑产业承接阵地,两省还深入推进黔粤合作共建园区建设。目前,共建产业园98个,2022年新增引导入驻园区企业354家,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123.68亿元。

蓄能起势 融入新发展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是贵州扩大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贵州三大综保区及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加工贸易的承接提供了强力支撑,大开山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内外联动,美美与共。

通道升级,释放更大活力。当前,贵广铁路(贵州段)提质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项目预计明年6月底完工。届时,贵阳至广州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30分钟左右。提速后的高铁线路,不仅进一步缩短了两地的时空距离,更提升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互联互通速度。

贵阳国际陆港

随着广州港以及深圳蛇口、妈湾、赤湾贵阳内陆港相继在贵阳国际陆港挂牌,黔粤通道再扩大。无水港作为沿海港口功能的延伸,也向内陆腹地提供了对外开放的便利条件。在贵州“家门口”就能报关,大大提升物流联运的效率,港通天下,畅连全球。

数据显示,贵州70%的外贸货物通过广东口岸进出。两地港口常态化对开海铁联运班列,为贵州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新动能。

眼下,在“东数西算”等工程的引导下,贵州积极争取运营商持续提升网间通信质量,由中国电信建设、全长1305公里的贵阳至广州光缆传输直连电路项目,将于今年完成。建成后,贵州国家算力枢纽至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算力枢纽传输时延将压降约30%。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杜朋城 潘德玉 摄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探索贵州大数据试验田+东部数字经济创新合作模式,贵州先后与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在粤头部企业深入合作,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华为大数据学院、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华大基因(贵州)科技园等一批大数据项目陆续建成投用。

贵州优质的要素供给与东部地区成熟市场有机衔接,将充分带动粤黔两地产业融合、要素流动、算力协作,进一步释放区域合作倍增效应,实现共赢发展。

黔东南州榕江县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蔬菜园区(无人机照片)(李长华 摄)

作为贵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黔东南州全力以赴发挥区位优势,聚焦大湾区市场,深挖旅游资源,打造精品路线,力争2023年接待大湾区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围绕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通过佛黔共建、引进企业等多元投资方式,构筑“桥头堡”功能。

敞开怀抱向世界,共绘开放新图景。目前,黔粤两省“扶”的形式更加丰富,“合”的平台持续拓展,“融”的领域不断扩大,两省协作结出丰硕成果,“黔”景“粤”来越好。

上一篇: 贵州省党政代表团今起赴广东广西学习考察

下一篇: 观摩进行时丨比亚迪“刀片电池”,贵州造!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