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市政府办公室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3楼

    电话:0855-8065700

  • 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05室

    电话:0855-8222367

  • 财政局

    地址:凯里市金泉巷20号

    电话:0855-8222209

  • 统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D座221室

    电话:0855-8063219

  • 审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436室

    电话:0855-806065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8号

    电话:0855-8222559

  • 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524室

    电话:0855-8223048

  • 自然资源局

    地址: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嘉瑞禾2号楼

    电话:0855-8223830

  • 应急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503室

    电话:0855-8066808

  • 交通运输局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银桂大道70号

    电话:0855-8060680

  • 农业农村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639室

    电话:0855-8223506

  • 商务局

    地址:凯里市温州大道西侧国际商贸城38号楼二期B座3楼

    电话:0855-8223615

  • 水务局

    地址:凯里市市府东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公交站台)

    电话:0855-8061689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凯里市宁波路房产大楼6楼

    电话:0855-8060876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24号

    电话:0855-8222355

  • 林业局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桐荫坪路41号

    电话:0855-8580508

  • 教育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32室

    电话:0855-8222240

  • 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北京西路37号401室

    电话:0855-8225200

  • 卫生健康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13室

    电话:0855-8221138

  • 医疗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065256

  • 民政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223030

  • 文体广电旅游局

    地址:凯里市风情大道12号1栋1单元2楼

    电话:0855-8062943

  • 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324室

    电话:0855-8062469

  • 司法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和谐里小区北侧

    电话:0855-8062340

  • 公安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0号

    电话:0855-8222408

  • 综合行政执法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603室

    电话:0855-8065822

  • 投资促进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40室

    电话:0855-8063001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658182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七

来源: 新华社 发布时间: 2025-07-25 15:58

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形成安全高效的发展模式。日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风险复杂化叠加的背景下,必须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这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科学规划提升城市全域安全

水光粼粼,绿草如茵,入夏的深圳湾水域,一派生机勃勃。

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深圳将治水与治城紧密结合,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

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建设韧性城市是重要抓手,要把韧性城市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

依托城市公园环、郊野公园环、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和生命线环廊,构建三条韧性支撑环;综合区域性战略资源供给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骨架,构建八条韧性保障通廊;构建由全国及区域交通枢纽、重大能源设施、综合应急救援基地等关键设施组成的韧性保障支点……作为全国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北京正依托“三环八廊多支点”的市域韧性城市支撑体系,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统筹规划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合肥构建供电、供水、交通、物资避难场所等功能完备的韧性空间分区;九江持续推进城市防洪、内涝治理、给水排水工作;重庆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需以顶层设计为基石,通过政策协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治理能力的系统性跃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李智超说。

数字技术强化城市安全支撑

超大城市往往面临人口密集、城市资源难以有效配置的挑战,如何破解?

构建数字底座场景,实现城市建筑、道路、管网等要素动态更新;集成2.5万余个小区、园区、楼宇、厂库房等建筑数据构建“消防透明化战场”,助力火警控制用时缩短近1分钟……上海徐汇区借助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探索出了一条城市数字技术治理路径。

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为基底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正在重塑城市安全防护体系,推动城市治理整体思路由“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跃迁。

202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提出了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11项重点任务。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罗翔认为,通过运用前沿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韧性城市智慧化建设,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已基本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200多个千兆城市中超过一半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配套加装了物联智能感知设备;不少城市在“智慧大脑”基础上建立的应急系统赋予机器设备更强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可对城市风险进行动态识别和关联分析。

“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整个城市的韧性和承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峰说。

多元共治凝聚城市治理合力

局地阵风达13级,超过2300棵树木倒伏——4月11日至13日,北京迎来凶猛“陆地台风”。极端天气下,这座城市运行依然平稳有序。

“根据《北京市大风天气应急预案》,针对极端天气,城市内哪些部门需要参与、各自如何负责,都有明确规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预案处副处长王新华说。

统筹城市安全与发展,要整合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力量和资源,提高集成化防范准备和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同时,要清晰划分部门与岗位职责,促进各项城市安全管控朝着实、深、细、快、久方向推进。

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逐步形成人人自觉践行韧性城市理念、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

中国红十字会探索打造“韧性社区”,助力社区拥有提前应对、快速处置、有效解决突发事件和迅速恢复的能力;广州等地积极推进应急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公众安全教育……建设韧性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多方参与、协同融合的良好格局。

韧性城市建设,凝聚着对“无惧风雨”的向往。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既要深扎系统部署、科学谋划的精密根系,也要培育全民防灾的文化枝叶,方能培植出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的大树,不断开拓现代化城市发展新局面。

上一篇: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评论员观察)

下一篇: 时空观察丨以开放破壁垒 如何看待“海南模式”?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