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凯里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凯里新篇章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我市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全面提高政府履职能力,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权责清单。修订印发《凯里市镇级和街道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2024年版)》,赋予镇级87项、街道29项权力事项。二是实现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办理等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32565件。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关联的政务服务事项及时纳入本级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开展审批服务,共完成标准化事项关联认领1760项。四是严格执行统一的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之外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投资项目,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全年完成企业投资项目备案136 个。五是强化涉企法治保障。深入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辖区律师为245家民营企业解答法律咨询621次,提出意见619条,开展法律和政策宣讲70场次,审查合同1239份,化解矛盾纠纷166件,审查规章制度77个。六是持续深化“贵人服务”品牌建设。优化“五个通办”,实现763个事项“跨省通办”,3698个事项“全省可办”,100%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全程网办”1166件,回访满意率100%,“一证通办”共享获取电子证照3587件次。强化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接受群众总评价 515684 条,其中非常满意469918 条,占比91.13%,满意45752条,占比8.87%,基本满意14条,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0条。
(二)积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一是配合做好立法调研。参与州政府立法调研组完成《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管理暂行办法》等调研工作。二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机制。制定出台《凯里市法治督察工作实施办法》《凯里市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联系制度》。三是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审核、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备案率均100%。对2000年以来,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文件100件,宣布失效25件,修改后继续适用18件。
(三)强化决策程序制度落实,提升重大行政决策质量。一是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印发《凯里市人民政府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公布重大决策事项11项,决策事项均依法定程序开展。二是持续加强法律顾问工作。市政府聘请10位法律顾问轮流值班 254次,出具各类法律审查意见265条,代理行政及民事诉讼案件27件。
(四)健全行政执法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加强行政执法培训。组织全市17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我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举办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暨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培训执法人员200余人。二是加强执法人员资格动态管理。全市累计申领、换发的执法证2060个,其中,镇和街道共755个,市直部门1305个。三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全市立案调查1368起,行政处罚727万余元,行政(刑事)拘留134人。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发现学校食堂等食品安全隐患319条并责令整改,对9起违反食品安全规定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15件,罚款130.8万元。加大成品油流通市场整治力度,查处违法行为7起,没收柴油5.26吨,罚款35.45万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查办各类商标侵权案件14件,罚款12.06万元。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整治,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3起,抓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418人,挽回损失584万余元,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26人,解救11人。四是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市排查发现行政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问题19条,办成群众身边可感可及实事12件,完成建章立制2个。
(五)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提高依法处置能力。一是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度。全市各村(社区)依托专职消防队建立了208支,共计6000余人基层应急抢险队伍。二是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全市共明确28个水库(水电站)、1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三个责任人”清单,明确28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240个风险斜坡“一体五位”责任人台账。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演练。共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11次,防汛三级应急响应1次。在重点时段对各单位防汛抗旱等工作调度20余次。开展防洪抢险演练358场,参演人员8611人次。
(六)依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64件,数量超过未经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一审案件数量(59件)。二是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调解体系,设3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发展和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498人。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2093件,调解成功2036件,调解成功率97.26%,调解金额2.63亿元。三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全市20个镇(街道)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站,全市208个村(社区),已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年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20件(其中:民事300件,刑事320件)。
(七)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一是加强审计、统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6个,提出审计建议18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审计发现问题线索4条,诫勉谈话副科级干部1人,党内警告处分 2人,警告处分1人。对5家单位(企业)开展统计监督检查,均未发现统计违法情况。二是加强财会监督。在政府财富采购平台审批项目163个,开展政府采购项目专项检查3家,会计监督检查抽查2家行政事业单位、1家国有集团。三是积极发挥司法监督作用。收到司法建议书2份,已办结;收到检察建议书87份,办结84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47件,出庭应诉率100%。行政机关行政诉讼败诉率8.45%,较2023年度下降9.2个百分点。
(八)加强信息技术保障,建设数字法治政府。一是通过贵州政务服务网平台,实现1个市级政务服务中心,20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08个便民服务站政务服务全覆盖,同步设置服务大厅,开展线下窗口政务服务。二是打破传统“用人来管,用人来理”工作模式,采取办事分流网络化、数据分析智能化、人员管理数字化等方式将数据信息进行汇聚、分析、运用,大大提高政务大厅管理服务水平。办事群众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政务大厅各窗口实时办事和排队情况,并根据自己需求进行手机取号。2024年,网上取号共服务16889人次,网上预约共服务2923人次。
(九)加强组织保障,健全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一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印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作为领导干部重要必修课程。举办2024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依法行政研讨班及凯里市领导干部法治专题讲座,切实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二是加大社会面普法力度。以警示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为依托,组织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等开展“送法进学校”、法治讲座等法治宣传活动103场,参与师生4.6万余名。累计培育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400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制度执行不严,执法程序不规范。部分部门还存在贯彻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不严不实的情况,导致我市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被行政复议纠错和行政诉讼判决败诉。
(二)政府信息公开程度离法定要求仍有差距。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没有做到常规化和长效化,公开信息碎片化、短期性和滞后性问题严重。2024年多起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和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均为未按要求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类案件。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党委(党组)要强化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法制度,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二)加强法治监督和法治保障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发挥督察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部门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审核把关作用。依法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健全矛盾纠纷行政预防化解工作体系。贯彻实施新的行政复议法,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构建各类调解力量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强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