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深入挖掘苗侗医药文化,引进苗蒸堂、贵州月亮山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贵州苗聚堂苗医馆3家本土知名中医药健康产品销售商入驻景区;增加民族风情园苗山水疗、活洛油、苗良方乾坤饮,云谷田园足浴、针灸等中医药健康体验(药浴)项目;动员有意向的餐饮店开发石斛红枣汁、马蹄青瓜汁、虫草花炖鸡、沙参山药炖排骨、柠檬枸杞红枣汁等14个药食同源菜品,实现旅游与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以苗侗医药消费、苗侗康养体验的旅游消费集群。在特色住宿上做文章,助推景区住宿接待提档升级,先后在下司古镇、苗侗风情园等景区培养育了素舍酒店、同禾小院、九栖泊月等一批特色民宿7家。

二是不断丰富旅游供给。将苗侗特色餐饮、旅游住宿、康养体验、旅居养老作为景区业态升级抓手,引导景区内各类餐饮企业围绕苗侗特色菜品推陈出新提档升级,推出糟香年年有余、侗家三宝、蓝莓斗鸡等新菜品。深入挖掘苗侗特色餐饮资源,继续打响凯里“十八菜”品牌,持续推出凯里酸汤鱼、酸汤牛肉、蓝莓冰粉、烤鸡蛋等一批特色菜品、小吃、宵夜,积极推进永乐路美食消费夜间经济街区、苗侗风情园民族美食文化街区打造,营造九方天街、万达广场以“美食”为主的多元化夜间新消费场景,让游客度过美好“食”光,提升夜间餐饮消费的品牌影响力。

三是扮“亮”城景造夜城。加快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娱乐商业融合的夜游景区,主要依托下司犬、夜游下司、1808文创街、慢生活等方面加强景区活动策划,重点推动下司古镇景区利用好夜间灯光工程。在元宵节期间,下司古镇举办了丰富多彩灯会的活动,推出了《夏府广场》《红楼似楼》《画舫行歌》等节目,吸引了本地及周边游客前来观赏。据初步统计,2021年至今,下司古镇游客量达120万人次。下司古镇于2022年4月6日入选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