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2024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色赛项(苗绣·贵银)暨“非遗文创产业与贵州村超双向赋能专题研讨会”在凯里举行,副州长王建华出席并宣布大赛开幕,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玲出席并致辞。省民宗委文宣处处长曾玲,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以及凯里市人民政府、榕江县人民政府、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文广局、州工信局、州民宗委、州文联、州妇联、州社科联有关负责人,以及省职教学会成员单位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部分参赛领导及参赛选手代表出席。
研讨会上,凯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诗美向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及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对活动的隆重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她说,随着国家对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视,社会参与保护的力量不断壮大,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体旅融合、非遗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名片,希望通过共同探讨非遗文创产业与贵州“村超”双向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为凯里市非遗文创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助推凯里市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随后,各位领导专家代表开展对话交流、村超非遗文创设计大赛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在凯里苗侗风情园中心广场风雨长廊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同步举行由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2024 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色赛项(苗绣·贵银);220余名参赛选手现场切磋,其中,苗绣赛项比赛(高职)各院校参赛学生139人,贵银赛项比赛(高职和中职)各院校参赛学生90人,全面展示职业教育的成果和风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我们想通过这样一个大赛让现在的数据流量和客流量能够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增量,把我们的工作落在产业发展的需求上,让大家能够看到依然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愿意传承和继承非遗事业,积极营造一种人人喜欢非遗、人人来关注非遗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推动非遗相关产业发展。”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主任、教授蒋友财告诉记者。
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苗族银饰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作为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色项目,“苗绣·贵银”不仅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成果和风采,还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我现在会大概有六七种绣法,我学习绣苗绣有半个学期的时间了,我感觉就业前景挺好的,在之后我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更难的绣法,让自己在苗绣技术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参赛选手雷小银说。
近年来,凯里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产业性发展上不断发力,通过组建“绣里淘”非遗集市和围绕集市开展各类非遗活动,集市内已汇集了省外、黔东南州内及周边县市的商户500余户,展示非遗产品、文创产品等约6100多种产品,截至目前,实现经济收入约2000多万元,吸引游客21万人次。非遗正在逐渐成为推动凯里发展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时代新路。
大赛期间,各企业、学校展品销售展示区域还举办了各种展演体验活动,领导、嘉宾们边走边看,在各种惊艳的设计中感受职教匠心,在各种有趣的展品中体验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