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市政府办公室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3楼

    电话:0855-8065700

  • 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05室

    电话:0855-8222367

  • 财政局

    地址:凯里市金泉巷20号

    电话:0855-8222209

  • 统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D座221室

    电话:0855-8063219

  • 审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436室

    电话:0855-806065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8号

    电话:0855-8222559

  • 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524室

    电话:0855-8223048

  • 自然资源局

    地址: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嘉瑞禾2号楼

    电话:0855-8223830

  • 应急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503室

    电话:0855-8066808

  • 交通运输局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银桂大道70号

    电话:0855-8060680

  • 农业农村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639室

    电话:0855-8223506

  • 商务局

    地址:凯里市温州大道西侧国际商贸城38号楼二期B座3楼

    电话:0855-8223615

  • 水务局

    地址:凯里市市府东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公交站台)

    电话:0855-8061689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凯里市宁波路房产大楼6楼

    电话:0855-8060876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24号

    电话:0855-8222355

  • 林业局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桐荫坪路41号

    电话:0855-8580508

  • 教育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32室

    电话:0855-8222240

  • 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北京西路37号401室

    电话:0855-8225200

  • 卫生健康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13室

    电话:0855-8221138

  • 医疗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065256

  • 民政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223030

  • 文体广电旅游局

    地址:凯里市风情大道12号1栋1单元2楼

    电话:0855-8062943

  • 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324室

    电话:0855-8062469

  • 司法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和谐里小区北侧

    电话:0855-8062340

  • 公安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0号

    电话:0855-8222408

  • 综合行政执法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603室

    电话:0855-8065822

  • 投资促进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40室

    电话:0855-8063001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658182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凯里酸汤十里飘香

下司“清酸汤”传奇

作者: 杨育泽 来源: 黔东南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8-23 17:18

酸汤,是苗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菜肴,所以,黔东南山区民间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之说。

关于酸汤的起源,各地有着多种说法。而在下司的传说中,“清酸汤”则起源于清水江航运黄金时期,距今已有一两百年。

那时,承载江西、浙江、福建、“两广”和“两湖”货物的千百船只由东而来,于此起岸,然后进入黔滇,而云贵两省的土特产品集中到下司之后,亦由船只运达湖南洪江、常德,再过洞庭湖直达武汉、江浙。

据说,当时从湖南洪江逆水行舟到达下司,一般需要15天的行程。然而,由于江上往来船只密集,生活垃圾全部倒入江中,随处可见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污物,河水受污较大,加上江水时常暴涨,所以,船上的饮用水必须自备。

于是,为了节约用水,船夫们经常将淘米水和洗菜水等,用水坛子积存下来,下次再用。

但是,时间一长,船夫们发觉用积存水煮出来的菜,竟有一种酸溜溜的味道。

开始时,大家很不习惯,有些人甚至产生呕吐感觉。然而,船上条件毕竟有限,只要吃了不死人,人们也就“入船随俗”。

但接下来奇怪的是,船夫们都觉得吃了这种酸水,非但不生病,反而对这种酸味产生依赖,以至于没了酸味还吃不下饭。

久而久之,船夫们便发现这种酸味来自于积存水的自然发酵。它发酵时间不宜过长,以2至3天为佳。不然,过长发酵就会发臭。于是,大家用存水煮菜渐成习惯,最初的清酸——“存水酸”便出现了。

再后,“存水酸”逐渐在清水江沿岸流传开来。其中,下司作为大码头,自然成为“存水酸”的登陆之地,进入了厨房。

随后,“存水酸”在下司越传越广。人们在常年的实践中,又逐渐掌握到用淘米水起酸的工艺,这使得汤液比以前更加清亮纯正,因而称叫“清酸”。

以后,又经过长期的摸索,聪明的下司人终于总结出“延用酸根、勤添米水、稳定温度、高温杀菌、避免油污”等一套工艺。这种工艺,保持了清酸的稳定。

下司人都很注意护养自家的酸汤。因为她们知道,不护养的话,酸汤就会酸败,失去酸香味而变坏、变臭。因此,她们经常添加热米汤。

当然,“清酸”汤液有了,但这只是吊汤的基础原料。要想煮成上口的酸汤菜,还得有小白菜、瓜果、豇豆、西红柿、豆芽等新鲜蔬菜,乃至于在酸味浓淡的调兑、菜素的搭配、佐料的选用、材料入锅的先后以及煮沸时间的长短等,都得有讲究。也因此,下司家家的酸汤菜端上桌来,汤汁如潭、菜素黄亮、酸香沁人、鲜嫩爽口。

至此,“存水酸”在下司演变成为一道独特的“清酸”美味,飘香一地。

“清酸”汤虽为常品,但它在下司已经衍生出一道神秘的文化,有着一些不成文的民间规矩。首先,人们相互讨要时,讨要者不能揭坛自舀,而必须由送者揭坛舀给;其次,讨要者只能说“要”或“找”,不能带有“请”字。要是说了,或许遭到送者的婉拒;再次,讨要者取得后,不能道谢,返身就走。要是谢了,送者也会不高兴。人们认为,酸汤既然是最为普通的品料,不足为谢,礼请反而有伤人格。

说起下司酸汤的出名,还得感谢过去的几位老阿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随着下司成为湘黔公路上的一个重镇,往来就餐的旅客真是不少。“桥头合作饭店”的这几位老阿姨把酸汤菜煮得汤清菜亮,煮出几大桶,任随顾客们取食。于是,“到下司桥头吃酸汤”成为来往旅客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从而一传十,十传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蒸煎炖炒的大鱼大肉已经感到厌腻,精明的下司人于是推出清酸煮鱼、酸汤梭肉等火锅餐。这种煮法,食而不腻,饱而不厌,所以食客们蜂拥而至。由此,下司饮食业再次蓬勃兴盛,由店而楼、而庄、而城、而街。每日,小车如梭,食客熙攘,座无虚席,逐渐将酸汤臻成品牌。人们只要提起下司,就会想起酸汤鱼;只要想吃酸汤鱼,就会想到下司。“酸汤鱼”因此成为下司的代名词。

上一篇: 待遇总年薪18万元以上!“酸汤姐妹”等你来为凯里酸汤代言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