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市政府办公室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3楼

    电话:0855-8065700

  • 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05室

    电话:0855-8222367

  • 财政局

    地址:凯里市金泉巷20号

    电话:0855-8222209

  • 统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D座221室

    电话:0855-8063219

  • 审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436室

    电话:0855-806065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8号

    电话:0855-8222559

  • 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524室

    电话:0855-8223048

  • 自然资源局

    地址: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嘉瑞禾2号楼

    电话:0855-8223830

  • 应急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503室

    电话:0855-8066808

  • 交通运输局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银桂大道70号

    电话:0855-8060680

  • 农业农村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639室

    电话:0855-8223506

  • 商务局

    地址:凯里市温州大道西侧国际商贸城38号楼二期B座3楼

    电话:0855-8223615

  • 水务局

    地址:凯里市市府东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公交站台)

    电话:0855-8061689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凯里市宁波路房产大楼6楼

    电话:0855-8060876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24号

    电话:0855-8222355

  • 林业局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桐荫坪路41号

    电话:0855-8580508

  • 教育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32室

    电话:0855-8222240

  • 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北京西路37号401室

    电话:0855-8225200

  • 卫生健康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13室

    电话:0855-8221138

  • 医疗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065256

  • 民政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223030

  • 文体广电旅游局

    地址:凯里市风情大道12号1栋1单元2楼

    电话:0855-8062943

  • 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324室

    电话:0855-8062469

  • 司法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和谐里小区北侧

    电话:0855-8062340

  • 公安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0号

    电话:0855-8222408

  • 综合行政执法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603室

    电话:0855-8065811

  • 投资促进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40室

    电话:0855-8063001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658182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凯里酸汤十里飘香

千年酸香飘四海 民族风味振乡村——黔东南州全力打造“凯里酸汤”品牌

来源: 天眼新闻 发布时间: 2025-04-14 11:1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时指出,少数民族文化既要保护有形的村落、民居、特色建筑风貌,又要传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创新性发展,让民族特色焕发新的光彩。黔东南民族风情浓郁,以苗族侗族等多民族人口聚居,苗侗民族素有吃“酸”的习惯,这里有56项国家级非遗活态传承。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凯里红酸汤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凯里酸汤”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公共集体商标。

舌尖上的“酸”:从苗侗古法到国民味蕾的觉醒

“酸汤鱼配木姜子,一口酸香解乡愁!”在深圳打拼的贵州小伙陈通奄,每周都要点一份凯里酸汤外卖。滚沸的红汤里,番茄的酸甜与辣椒的鲜辣交织,裹着嫩滑的鱼肉,让他直呼“这才是家乡的味道”。如今,这道苗侗人家传承千年的美味,正以“凯里酸汤”之名畅销全国,走向世界。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产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酸汤制品年产能达16万吨,1600余家酸汤餐饮门店遍布全国62个城市,玉梦、亮欢寨、老滕鱼酱酸等品牌更将连锁店开到了北上广深的核心商圈。

凯里酸汤的历史,是一部苗侗民族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史诗。黔东南山高林密、气候潮湿,古人以山泉水和糯米汤自然发酵出“白酸汤”,用以延长食材保质期;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随着高山小番茄与苗家土辣椒的引入,“红酸汤”逐渐成为餐桌主角。如今,凯里酸汤已形成四大品类:红酸汤(番茄+辣椒,酸辣浓郁)、白酸汤(糯米+泉水,清润回甘)、混合酸汤(红白双酸勾兑,层次丰富)、精酸汤(现代工艺提纯,便捷烹饪)。无论哪一款,都严格遵循“三原”标准——原生稻米、无污染泉水、非转基因原料,经百年陶缸自然发酵而形成,乳酸菌活性高达10⁷CFU/g。

“我们的酸汤里藏着苗家的‘菌群密码’。”省级非遗传承人肖亮亮掀开一口斑驳的陶缸,酸香扑鼻。缸中番茄与辣椒在米汤中缓慢发酵,表层浮着乳白色菌膜——“这是乳酸菌、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共生体,连现代实验室都难复刻。”科学检测印证了古法智慧:红酸汤的番茄红素含量是鲜果的8倍,白酸汤富含γ-氨基丁酸助眠成分,混合酸汤的氨基酸种类多达18种。2024年,中国农科院从凯里酸汤中分离出3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正申报用于功能性食品,让“酸汤=健康”的认知深入人心。

品牌破局:从“群酸混战”到握指成拳的逆袭

尽管凯里酸汤声名远扬,但品牌化之路曾步履维艰。“过去全州31家酸汤企业分散在7个县市,质量标准不一,甚至有小作坊用醋精勾兑‘速成酸汤’,9.9元包邮的低价产品冲击市场。”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分管酸汤产业副局长陈步飞坦言,转机始于2021年,州政府将酸汤产业列为乡村振兴“头号工程”,突破源自2024年李强总理考察贵州凯里提出的“一酸一甜”要求,州委州政府打出品牌建设“组合拳”。地理标志保卫战——推动“凯里酸汤”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划定凯里、麻江、台江为核心产区,发布《凯里酸汤标准体系》,收录现行有效标准和即将实施标准共计673项。严格规定红酸汤pH值≤3.5、乳酸菌含量≥10⁶CFU/g等9项核心指标,对冒用地标行为“零容忍”。

产业集群升级战——投资3.2亿元建设酸汤产业园,整合32家中小微企业入驻,实现原料检测、发酵工艺、包装设计“六统一”;麻江明洋、凯里黔酸王等5家规上企业年产值突破2.2亿元,招引酸汤产业链项目,完成项目签约11个,合同金额3.74亿元,其中亿元项目2个,上海锅圈食品酸汤食品加工项目落地台江县,总投资1亿元,贵州众仁康酸汤粉饼加工项目落地凯里市,总投资1.3亿元。带动全州酸汤加工端产值同比增长155%。

文化IP立体战——注册“凯里酸汤”集体商标,在抖音、小红书开设官方账号,播放量超1400万次;联合央视拍摄《千滋百味话酸汤》纪录片,借力“村BA”“村超”直播带货190场;更与呷哺呷哺、海底捞达成战略合作,推出“酸汤肥牛”“酸汤米线”等预制菜品,抢占京津冀市场。

“现在每包酸汤底料都贴有地理标志二维码,扫码能追溯从种植到发酵的全流程。”亮欢寨生物科技总经理吴笃琴展示着智能化车间。这家从酸汤鱼餐馆转型的企业,如今拥有西南最大发酵基地,年产能5000吨,还与四川大学共建实验室,研发出低钠酸汤、益生菌酸汤等新品,成为“酸汤+健康”赛道的领跑者。

“酸”品牌赋能:搅动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种‘酸汤番茄’比种玉米多赚3倍收入!”台江县老屯乡村民李大姐算了一笔账:3亩地改种酸汤专用“苗岭红”番茄,企业保底收购价每斤2.5元,年收入从6000元跃升至2万元。在黔东南,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全州建成标准化原料基地55个,带动10万亩酸汤原料种植。据不完全统计,5.05亿元产值直接惠及农户,麻江酸汤产业园吸纳2300名村民就业,70%为返乡青年,曾经的“空心村”重现活力。

健康属性则为品牌注入更高附加值。上海白领周倩的购物清单显示,200ml精酸汤售价28元仍供不应求:“比火锅底料更清爽,煮海鲜能提鲜,拌沙拉更开胃。”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凯里酸汤线上销售额增长240%,25-35岁女性占比超六成。科学背书进一步打开市场:江南大学攻克亚硝酸盐控制技术(≤5mg/kg),黔东南酸汤研究院联合天津科技大学研发“菌种数据库”,为产品贴上“功能性食品”标签。2024年,凯里酸汤更借力“苗侗山珍”区域公用品牌资源,在成都、佛山和云南等地开设酸汤体验馆,消费者可现场体验采番茄、制酸汤、品酸宴的全流程。

酸”性畅想:从地方风味到国民品牌的跨越

“我们要让凯里酸汤像螺蛳粉、沙县小吃一样,成为国民美食符号。”黔东南州市场监管局局长吴建良描绘酸汤品牌蓝图:“我们远比柳州螺蛳粉,近比贵州老干妈,打造凯里酸汤品牌攻坚战,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讲酸汤品牌故事,市场反馈酸汤品牌信息,市场监管部门主动服务酸汤品牌形象,形成一盘棋思想,助推凯里酸汤发展壮大”。2025年培育酸汤龙头企业15家,酸汤产值冲刺80亿元;利用科研院所全产业链资源和技术服务,开展全产业链“三个一批工程”:孵化一批(中小微型酸汤产业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升级一批(本地酸汤产业龙头企业),构建以新菌种、新工艺、新品牌赋能的新质酸汤企业生态集群。聚焦品牌长效护航,启动‘护酸2025’行动,建立原料追溯大数据平台,推动企业通过ISO9001、HACCP认证,用标准体系守住品质生命线。企业创新亦未停步:玉梦食品推出“一人食”便携装,黔酸王开发酸汤气泡水,老滕鱼酱酸上线DIY发酵套装……千年酸香,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从苗侗山寨的陶缸到现代化生产线,从深山风味到百亿产业,凯里酸汤的蜕变之路---传统工艺向工业化生产的裂变发展模式逐渐形成,谱写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观。当酸汤的醇香飘过重山,它不仅唤醒味蕾,更是一条涵盖种植、加工、餐饮、文旅的一二三黄金产业链,正如苗家古歌所唱:“酸汤里有山魂,酸汤里有乡愁。”这碗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酸汤,终将在品牌化浪潮中,书写贵州乡村振兴壮丽篇章,酿出属于黔东南的共同致富之味。

上一篇: 《经济日报》关注凯里酸汤

下一篇: 凯里酸汤企业以科技促非遗美食“破圈” ——当传统秘方邂逅现代科技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