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贵州进行时】凯里市:“五化”并举 着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来源: 凯里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1-04 08:48

近年来,凯里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化,精心呵护生态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保护系统化,全局协调整体推进

长期以来,凯里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系统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强化战略引领。践行“大生态”战略发展理念,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8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及督察整改工作129次,市领导作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批示332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检查督办整改60余次。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完成《凯里-麻江同城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科学界定“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绿色发展划定了“边界”。三是不断完善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由32名县级领导担任林长,继续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分类保护建设。强化河湖长制,派出31名县级领导担任河长,加强区域内主要河流和湿地的生态保护治理,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禁捕。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环境治理科学化,碧水蓝天常态呈现

“十三五”以来,凯里市坚持问题导向,在环境治理上,突出精准靶向治污,对症下药。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2021年在建工业项目46个,“技改升级项目”2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二氧化硫较2015年减排下降6.98%,超任务完成382.93吨;氮氧化物减排下降12.58%,超额完成224.98吨;化学需氧量减排下降率13.49%,超额完成82.19吨;氨氮减排下降率20.88%,超额完成33.55吨。二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注重以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扬尘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为抓手,在城区推行绿色公交,工业园区推行煤改气,道路、建筑工地等扬尘管控日常化,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三是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对全市10条河道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通报,并对水质不达标河道进行污染源分析,有的放矢开展治理。

宏观政策法制化,环保威慑作用提升

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凯里市建立健全严格高效的环境监管体系,促进环保工作的全面法治化,坚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一是抓源头管控。严格执行“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环境决策体系,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二是抓过程管控。在全州率先推行“环保管家标准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环境管理模式,目前16家企业签订了环保管家服务协议;执法监督筑牢疫情防控环境安全底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开展定点医院废水、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达标情况执法检查及应急监测,加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隔离点执法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抓执法打击。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六个一律”、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严肃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2018年来检查企事业单位183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251人次,全市共立案查处166件,下达处罚金额1355万余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7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1件,查封扣押3件。

环境管理精细化,推行三级网格管理

近年来,凯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监管上全面贯彻精细化理念,做实精细化文章。是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印发了《凯里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设置市、镇(园区、街道)、村(社区)及重点污染源企事业单位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形成覆盖全市,部门、镇街、行政村三级联动的环境监管体系,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二是建立职责网格。细化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在市政府网站、时政凯里等市级主流媒体全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集中精力对镇街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进行宣传,提高镇街、村和企业的责任意识。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累计投入12.53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村委活动室、污水管网、人行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收集、镇街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共配备各种垃圾清运设备5694件(套)覆盖15个镇街的1246个自然寨,配备村级保洁员398名,并坚持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基础支撑信息化,数据云端效能发挥

依托“大数据”信息资源,凯里市推进区块链在生态调度、污染预警、涉水污染源整治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一是推行在线监测。积极探索第三方协同强化日常监管,积极推行“环保管家标准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环境管理模式对辖区工业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目前,其亚铝业、鑫泰熔料、化冶总厂等16家企业签订了环保管家服务协议,已开展管家服务工作。完成凯里市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传输及统计工作,提升环境管控效能。二是运用数据管理。凯里市积极运用大数据开展环境监管,着手进行智慧环保能力建设,实现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远程视频监控监管和手机App监管。截至目前,完成了凯里市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建设,远程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视频监控,现凯里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凯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已纳入平台监控。

近年来,凯里市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机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园林城市,2018年以来连续4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荣获“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强县”称号,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上一篇: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贵州进行时】白果井街道:用好“秸秆禁烧倡议书” 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下一篇: 王镇义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和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信访案件整改工作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