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凯里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绿色化,精心呵护生态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着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保护系统化,全局协调整体推进
长期以来,凯里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依托生态和区位优势,系统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强化战略引领。践行“大生态”战略发展理念,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8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会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及督察整改工作129次,市领导作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批示332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现场检查督办整改60余次。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完成《凯里-麻江同城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修编,科学界定“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出台重点生态功能区准入负面清单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在经济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绿色发展划定了“边界”。三是不断完善机制。全面推行林长制,由32名县级领导担任林长,继续推进天然林、生态公益林等分类保护建设。强化河湖长制,派出31名县级领导担任河长,加强区域内主要河流和湿地的生态保护治理,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禁捕。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退耕还林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环境治理科学化,碧水蓝天常态呈现
“十三五”以来,凯里市坚持问题导向,在环境治理上,突出精准靶向治污,对症下药。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2021年在建工业项目46个,“技改升级项目”22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二氧化硫较2015年减排下降率6.98%,超任务完成382.93吨;氮氧化物减排下降率12.58%,超额完成224.98吨;化学需氧量减排下降率13.49%,超额完成82.19吨;氨氮减排下降率20.88%,超额完成33.55吨。二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注重以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扬尘精细化管理等方面为抓手,在城区推行绿色公交,工业园区推行煤改气,道路、建筑工地等扬尘管控日常化,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三是加强河道水质监测。对全市10条河道实现水质监测全覆盖,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通报,并对水质不达标河道进行污染源分析,有的放矢开展治理。
宏观政策法制化,环保威慑作用提升
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凯里市建立健全严格高效的环境监管体系,促进环保工作的全面法治化,坚持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一是抓源头管控。严格执行“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和“两评结合”环境决策体系,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二是抓过程管控。在全州率先推行“环保管家标准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环境管理模式,目前16家企业签订了环保管家服务协议;执法监督筑牢疫情防控环境安全底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开展定点医院废水、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达标情况执法检查及应急监测,加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隔离点执法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抓执法打击。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六个一律”、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严肃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2018年来检查企事业单位183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4251人次,全市共立案查处166件,下达处罚金额1355万余元,移送公安行政拘留7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1件,查封扣押3件。
环境管理精细化,推行三级网格管理
近年来,凯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环保监管上全面贯彻精细化理念,做实精细化文章。一是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印发了《凯里市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设置市、镇(园区、街道)、村(社区)及重点污染源企事业单位三级环境监管网格,形成覆盖全市,部门、镇街、行政村三级联动的环境监管体系,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二是建立职责网格。细化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在市政府网站、时政凯里等市级主流媒体全面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集中精力对镇街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进行宣传,提高镇街、村和企业的责任意识。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累计投入12.53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程”,不断完善村委活动室、污水管网、人行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收集、镇街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共配备各种垃圾清运设备5694件(套)覆盖15个镇街的1246个自然寨,配备村级保洁员398名,并坚持常态化开展卫生清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基础支撑信息化,数据云端效能发挥
依托“大数据”信息资源,凯里市推进区块链在生态调度、污染预警、涉水污染源整治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应用。一是推行在线监测。积极探索第三方协同强化日常监管,积极推行“环保管家标准化一站式综合服务”环境管理模式对辖区工业企业进行环境监管,目前,其亚铝业、鑫泰熔料、化冶总厂等16家企业签订了环保管家服务协议,已开展管家服务工作。完成凯里市6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数据传输及统计工作,提升环境管控效能。二是运用数据管理。凯里市积极运用大数据开展环境监管,着手进行智慧环保能力建设,实现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远程视频监控监管和手机App监管。截至目前,完成了凯里市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项目(一期)建设,远程对企业排污口进行视频监控,现凯里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凯里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凯里闽源锰业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已纳入平台监控。
近年来,凯里市牢牢把握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机遇,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省级园林城市,2018年以来连续4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荣获“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强县”称号,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