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排查整治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行为,规范娱乐场所经营秩序。连日来,凯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消防、应急、文广、综合执法等部门,聚焦清吧行业突出问题开展夜间联合执法检查,通过“三个靶向”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一是靶向监管频次,织密巡查网络。建立“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监管机制,根据经营主体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检查。采取“覆盖式初查+精准式复查”模式,对前期未检的9家清吧开展突击夜查,重点核查证照公示、经营范围等基础信息,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同步完善监管台账,实现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是靶向执法重点,实施穿透式监管。构建“三维度”执法检查体系:一查经营资质,整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乱象。二查安全责任,通过“现场检查+台账溯源”方式排查消防设施、应急通道、食品安全等10处隐患。三查未成年人保护,采取视频回溯、身份核验等手段突击抽查消费人员26人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对3家涉嫌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超范围经营食品、经营超期食品的经营主体进行立案调查。
三是靶向协同机制,强化治理效能。充分利用《凯里市酒吧乱象(不含KTV、歌舞表演、游艺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协作机制》,创新推行“133联合执法模式”,通过“1个多部门联勤联动平台、执法警示+现场普法+案例宣讲3种宣教场景、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整改台账动态跟踪—专项复查成效评估3步闭环管理,强化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