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3年,凯里市聚焦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新型城镇化战略,按照15分钟生活圈配套,扎实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积极推进城市“四改”,不断完善休闲体验、公共活动等新兴功能设施配套,增加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优质公共资源配置,建设公园、广场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新型城镇化实现大踏步前进,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欣欣向荣的凯里城区 杨胜屏摄
“叮叮当当……”近期,在凯里金泉湖双拥广场地下人行通道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忙着修建半幅通道,争取早日完工,让路于民。
该地下通道打通后,可以缓解金山大道与迎宾大道交汇处交通压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并有效连接东湖湿地公园与双拥广场,继而连接金泉湖、小高山、风情园,方便市民休闲、健身、游玩。
“我们天天来看,一直盼望这条路早日修好。”接受笔者采访时,凯里城东片区廉(公)租房小区76岁的住户张大珍,说出了居民们对修通小区至杭州路快捷便道的盼望。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仅用1个月时间,这条便道就在2023年12月下旬完工,方便了小区1228户住户通行,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为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通达性,2023年,凯里先后开通了州医院门口地下人行通道、拓宽了文化北路至北京东路右转车道、渠化了假日广场周边道路、改造了一批背街小巷、建成了覆盖11个镇街27条乡村公路总计65.29公里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
要说哪些新变化带给群众新感受,就不得不提近期凯里城区刚完工的一批老旧车道“白改黑”项目。
“以前有好些路段坑洼不平,车开过去,抖来抖去的,现在平整了,走起来稳稳的。”升级改造后的沥青路面,平坦宽敞、干净整洁,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市民纷纷点赞。
据统计,2023年,凯里完成了凯开大道、迎宾大道、风情大道、文化园、商贸街、环城东路、文化南路等全程或部分路段的改造提升。同时,修复了一批下沉井盖,更换了一批破损雨水篦子,施划了斑马线和标线约2万平方米。
在住房改善方面,2023年,凯里积极推进15个棚改项目和74个老旧小区改造。如今,老师专宿舍、公路局宿舍小区、供电局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变得既“好住”又“好看”。
凯里的精细化管理,既从大处着墨,也从小处落笔。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针对人流量大、停车需求大的片区,以及停车配套不完善的新建小区,凯里采取政府出资和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建设、施划新增公共停车位1093个,并完善了凯里民族文化园、万博广场等公园景点的停车场,拆除收费管理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
为解决驾驶员如厕难问题,凯里因需制宜,在城区东、西、南、北、中等方位的6个公厕设置了“如厕停车专用泊位”,解决出租车驾驶员等人群的如厕难题。
为解决电动摩托车充电难的问题,职能部门在方圆荟购物广场公交车站旁、小十字步行街等人流量密集地带,悄然安装了充电桩。
为方便凯里学院万名学生教师出行,凯里开通了校园公交专线。
为提醒市民安全行走斑马线,城区各主要路口出现了“小喇叭”上岗喊话。
为减轻群众买药负担,凯里一大批“医保惠民药店”约两百多种药物价格下调。
为解决外来青年在凯里住宿难、就业创业难等问题,凯里推出了青年驿站可申请免费入住政策。
另外,还利用闲置道路开辟便民服务摊位、在永乐路等街巷探索设置防油污地垫、为州府巷文化摊位设置了8个玻璃房摊位……
新型城镇化,“新”在以人为核心。城市的品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也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一年来,这些点点滴滴的细微改善,体现了凯里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温暖底色。
在休闲健身环境方面,凯里将在现有的13个小微公园、8个湿地公园、6个体育场馆、1067个体育场地、107.86公里城市绿道及环金泉湖健康步道和小高山健身步道等基础上,继续坚持“见缝插绿”,新建一批微景观、口袋公园、微体育馆,推动运动步道网络建设。同时,结合带状城市特征,规划建设北京西路延伸段、沿江路段等快速干道,增加城市南北向干道密度,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让整个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扬帆起航风正劲,乘势而上谱新篇。面对新征程,凯里市将继续以更大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奋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聚焦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宜居度、美誉度日益提高,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