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14年 >> 2014年第六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凯里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凯里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15-03-05 11:04

                                                          凯府办发〔2014〕145

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凯里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4年1215日 

 

 

凯里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为提高对涉水事务的综合统筹能力和行政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水利部《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贵州省2011年度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函》(黔府办函〔2011〕110号)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为契机,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动力,整合政府涉水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职能,理顺水务管理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供水安全保障体系、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和水利综合监察保障体系,实现对水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功能,为凯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基本原则:一是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整合涉水行政管理机构和职能,加强统一管理,建立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水务管理体制;二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全面统筹城市、农村的水务建设和管理,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水务管理格局;三是政事和政企分开的原则。界定涉水行政机构、事业单位的职责,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探索水务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有效模式,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积极稳妥的原则。既要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要充分考虑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的顺利进行;五是业务指导职责不变的原则。职能划转调整后,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对上归口管理职能关系不变,仍接受上级相关部门业务指导;六是 “人随事走”和“事走人不走”相结合的原则。职能职责划转调整后,编制相应进行划转,相关部门原科室人员可连人带编调入水务局或在原部门进行安排。

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主要内容

(一)职责调整。市水利局更名为市水务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在原水利局承担的全部职能基础上,将原市城市管理部门承担的城市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城区河道(包括河堤和水域环境)管理、水企业行业管理等涉水职能划入市水务局。市水务局为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水行政的工作部门,接受州水利(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通过职能调整,整合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归并城乡防汛、供水、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节约用水五大职能,彻底改变过去条块分割,多头管水的局面,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提高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调整后市水务局的主要职能:一是统一管理水资源;二是主管全市河道、堤防、湖泊、水库;三是负责全市城乡防汛抗旱工作;四是负责全市供水、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五是负责水务行业的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实施水政监察与执法;六是负责组织、协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七是负责建设、管理各类水务工程。

(二)机构和人员编制划转制定市水务局“三定方案”,明确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按照“人随事走”和“事走人不走”相结合的原则,将市城市管理局涉水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或下属事业机构编制相应划转到市水务局,所划转机构的人员可连人带编调入市水务局或在原单位进行安排。市水务局设立供水排水管理科,履行监督管理、规划服务责任,对水资源的利用、节约和保护实行全程动态调控。同时,市城市管理局属下的市自来水公司等涉水企业成建制划出,更名为凯里市供水总公司,归市水务局管理,城市维护费中涉及供排水基础设施维修、建设等的费用一并转入市水务局管理。

(三)开展人员定岗、企业划转和清产核资等工作。

(四)改革整合涉水企事业单位。职能划转后的市水务局要按照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强化服务、提高效率,加快水务企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区分资源性、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不同情况,积极推进属下事业单位和监管企业的改革与整合。

(五)调整改革乡镇(街道)水务管理体制。市水务部门应加强与市编办的协调,深入调研论证,根据乡镇(街道)的不同情况,提出乡镇(街道)水务管理体制调整改革的指导意见,报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六)建立完善多元化水务投融资体系。市水务局成立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水务投融资平台,将水务建设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水务建设投融资渠道,为水务建设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加强地方性涉水政策措施研究,出台适合水务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要紧紧抓住国家对水利政策扶持的战略机遇,抓住国家加大对我省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和西南五省水源工程建设扶持力度的机遇,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紧跟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以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龙头,在争取更多政府投资的同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体系,促进我市城乡水务的大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成立机构。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水利、城管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办、政府法制办、编办、人社、水利、城管、发改、财政、审计、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和解决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中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划转、清产核资等重大问题。

(二)工作步骤。2015年3月完成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机构编制“三定”工作;2015年5月底前完成市水利局更名及市水务局挂牌工作;2015年8月底前完成人员定岗、划转企业和清产核资等工作,全部完成水务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在完成交接工作之前,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等各项工程的正常运行维护,水利部门要提前做好划转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改革。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人民政府决策部署上来,要增强大局观念,服从改革需要,正确对待机构及人、财、物的调整重组。

(二)认真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改革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改革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妥善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改革期间,冻结有关涉水部门机构和人员编制,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处置和划拨国有资产,严禁突击消费和发放经补贴。

(三)加强上下沟通。在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领导小组要主动向市人民政府汇报工作,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调,确保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做好企业划转。在供排水企业人员、资产划转等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人员安置、资产核查、财务审计、综合协调、档案移交、纪检监察等具体工作。在正式移交前,供排水企业要加强对资产、档案、资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改革过程中不影响城镇居民正常供水,不影响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和安全正常营运。

(五)做好改革宣传。要加大对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载体开展宣传,营造改革氛围。

(六)确保各项稳定。要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严肃党纪政纪,保证改革过程人心稳定、秩序良好、工作连续、财物完好,圆满完成我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任务。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