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市政府办公室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3楼

    电话:0855-8065700

  • 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05室

    电话:0855-8222367

  • 财政局

    地址:凯里市金泉巷20号

    电话:0855-8222209

  • 统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D座221室

    电话:0855-8063219

  • 审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436室

    电话:0855-8060655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8号

    电话:0855-8222559

  • 工业和信息化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524室

    电话:0855-8223048

  • 自然资源局

    地址:凯里市民族风情园嘉瑞禾2号楼

    电话:0855-8223830

  • 应急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503室

    电话:0855-8066808

  • 交通运输局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银桂大道70号

    电话:0855-8060680

  • 农业农村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639室

    电话:0855-8223506

  • 商务局

    地址:凯里市温州大道西侧国际商贸城38号楼二期B座3楼

    电话:0855-8223615

  • 水务局

    地址:凯里市市府东路与迎宾大道交叉口市水务局(市水务局公交站台)

    电话:0855-8061689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地址:凯里市宁波路房产大楼6楼

    电话:0855-8060876

  • 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124号

    电话:0855-8222355

  • 林业局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街道桐荫坪路41号

    电话:0855-8580508

  • 教育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32室

    电话:0855-8222240

  • 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址:凯里市北京西路37号401室

    电话:0855-8225200

  • 卫生健康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13室

    电话:0855-8221138

  • 医疗保障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065256

  • 民政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223030

  • 文体广电旅游局

    地址:凯里市风情大道12号1栋1单元2楼

    电话:0855-8062943

  • 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324室

    电话:0855-8062469

  • 司法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和谐里小区北侧

    电话:0855-8062340

  • 公安局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0号

    电话:0855-8222408

  • 综合行政执法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东楼603室

    电话:0855-8065822

  • 投资促进局

    地址:凯里市行政中心西楼440室

    电话:0855-8063001

  • 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凯里市博东路1号

    电话:0855-8658182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0年 >> 2020年第二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凯里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20-04-22 16:45

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凯里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2020年4月20日


凯里市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0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度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20〕21号)及《黔东南州地质灾害防治层级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一、2019年地质灾害基本概况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与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河谷深切,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脆弱的地质环境和强降雨极易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截止2019年,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95处(含下司、鸭塘街道),按险情等级划分,其中特大型1处,大型7处,中型32处,小型155处,主要分布在炉山镇15处、凯棠镇14处、大风洞镇16处、三棵树镇25处、开怀街道13处、湾水镇15处、舟溪镇22处、旁海镇16处、龙场镇16处、万潮镇10处、湾溪街道8处、洗马河街道1处、碧波镇9处、城西街道1处,下司镇8处,鸭塘街道6处。威胁对象户数3078户,威胁对象人口数31160人。其中威胁100人以上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38处,威胁学校8所(其中凯里八中滑坡已治理完成),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潜在经济损失16625万元。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崩塌、不稳定斜坡等。目前全市需工程治理的有90处,需避让的有78处,需加强监测的有4处。2019年度,我市共发生规模以上地质灾害1起,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9年全市发生地质灾害有如下特点:一是灾害发生时间主要在主汛期(5-9月份);二是主要分布在人群密集的自然村寨后方的山体斜坡地段和公路沿线,且均不属于之前排查出的隐患点;三是灾害类型主要以自然因素强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引发。

二、2020年全市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我市地质环境特征,地质灾害时空分布、发育特征、形成机理,结合2019年龙场镇箐口村半山组不稳定斜坡等近一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隐患成因和特点综合分析,预测2020年度地质灾害趋势如下:

(一)总体趋势。全市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高,突发性地质灾害所占比例较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我市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山高坡陡,河谷深切,自然地理条件较差,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二是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脆弱的地质环境和强降雨极易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三是人类工程活动容易诱发突发性地质灾害,公路、铁路、建房建设以及矿山开采等活动,如不能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极易突发地质灾害。预测全市灾害类型仍以滑坡、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和中型为主,可能有少量大型和极少数特大型。

(二)重点时段。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5月至9月),高峰时段在主汛期(6月至8月),特别是大暴雨、特大暴雨和连日中到大雨强降雨时段,以及出现异常或极端天气时段。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受气候因素和人工活动双重影响,在枯水季节也可能发生。

(三)空间预测。

1.主要区域预报:全市大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2.主要矿山预报:全市煤矿矿区、铝土矿矿区、石灰岩砂区、高岭土矿区、石英砂矿区、砂石土矿区、重晶石矿区等是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域,特别是在矿区斜坡、边坡、陡崖、固体废弃物堆积地及采空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各弃土弃渣场形成的高陡切坡地带较易发生崩塌和滑坡。

3.重要交通干线预报:湘黔铁路、凯麻及三凯等高速公路的斜坡地段以及在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区域,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895县道三棵树段、凯雷公路三棵树段、S308凯里龙场段、虎炉公路万潮段的斜坡地段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市交通运输局修建的通村公路,对高切边坡未进行治理的,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4.重要工程预报:矿山、水库(水电站)和已建水库(水电站)范围,集中开发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区内边坡和斜坡地段以及工地场坪开挖、堆填区内,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

5.学校预报:经详查,全市受地质灾害威胁学校共8所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受极端气候影响,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湾溪街道凯里八中已治理完成;开怀街道党果教学点已撤销;龙场镇虎庄小学2015年底已治理完成、大风洞镇都力小学2016年底已完成治理;三棵树摆底小学与炉山镇甘坝小学2015年底前已完成撤并。

在以上预测预报范围外亦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特别是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的区域。此外,地质灾害不仅在汛期多发,汛期前后也有可能发生,应引起重视。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举措

市地质灾害防治成员单位要清醒认识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本着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工作短板,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市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日常安排,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各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落实好领导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层层落实。自然资源部门要认真履行地质灾害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职责,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防治责任,要将防治责任落实到人。各镇(街道)、社区、村要组织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把每个已知地灾隐患点的防灾责任和监测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员。

(二)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积极开展防灾救灾工作。市财政局将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2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以保障地质灾害调查、监测、检查和群测群防等工作的开展,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相应的应急搬迁、应急治理经费。

(三)认真做好群测群防工作。一是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要求,加强对各类隐患点的监测,明确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设置警示标志,制定预测预报方式和防灾避险措施,并向受威胁区域人员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要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做到汛前防治有安排,汛中巡查有记录,汛后有复查有总结。二是市自然资源、气象、水务、应急、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实行不定期会商制度,强化信息共享,针对强降雨、持续降雨、地震等极端情况,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四)突出重点区域,严防严控地质灾害风险。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判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多措并举排危除险。一是斜坡附近群众居住区。要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撤离”要求,通过多轮次动态排查发现隐患,安排专人严防死守,坚决果断避险撤离,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二是公路铁路沿线。既要严防工程本身诱发地质灾害,也要严防工程遭受地质灾害,尤其是新动工、在建和建成不久的工程,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建设业主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直接责任,按照“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要求落实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已完工尚未落实防治措施的项目,要督促限期整改。三是矿山开采区域。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及时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倡导“先搬迁、后开采”做法,提前化解因矿山诱发地质灾害引起的矿群纠纷。四是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坚决封闭存在隐患和受隐患威胁的区域,迅速实施工程治理。五是切坡建房群众宅基地。市农业农村局要强化源头管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新建房屋的地质环境安全性评估,对不能确保安全的暂不准入住。

(五)强化综合治理,不断消除隐患安全风险。一是市财政要加大支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申报工作,落实项目申报前期工作经费,建立本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数据库,有计划争取国家和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工程治理和避险搬迁逐步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存量。二是建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市自然资源、气象、水务等部门要加强合作,加快构建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健全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传输、收集、分析工作制度。市气象部门要将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发送至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确保监测人员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做到监测预警预报。市文体广电、通信部门和有关媒体、企业要大力支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工作,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社会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准确无偿向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加强镇、村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设。

四、压实防治责任

(一)主体责任。各镇(街道)是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主体,负责全面防范化解地质灾害安全风险。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安排部署、抓好督促检查,分管负责同志要深入一线、掌握情况,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组织责任。市自然资源局要强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组织编制本级防治规划并指导实施。充分发挥行业技术优势,组织开展群测群防、专业监测和预警预报,切实为基层防灾提供服务保障,指导协调相关行业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支撑。

(三)监管责任。市住建、交通、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地灾、管业务必须管地灾”的要求,督促本行业领域相关责任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巡查、复查、监测,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要督促本行业领域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配套完善防治工程,严厉查处工程建设活动引发边坡垮塌等安全生产事故。

(四)直接责任。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隐患点监测、预警责任逐一落实到镇(街)、村组和监测责任人。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和承建单位是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将防治要求贯穿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