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凯里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0年9月4日
凯里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三年工作方案
(2020—2022年)
根据国家、省、州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菜篮子”工程,不断增强我市“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提高市民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州“菜篮子”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调控保障机制,在保障“菜篮子”产品安全有效供给的前提下,提高我市“菜篮子”产品自给率,确保我市“菜篮子”产品的生产稳定和发展,提高我市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实现农民增加收入、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菜篮子现状
(一)产品需求情况
1.蔬菜需求情况
据统计:2019年底,我市常住人口54.89万人,农村人口32.1万人,旅游等流动人口10.12万人,到2022年,全市预计人口60万人左右。根据《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提出的指标,人均每天消费蔬菜0.384公斤、肉类0.08公斤、蛋类0.04公斤、奶类0.1公斤、水产品0.05公斤,我市2019年需要蔬菜7万吨、肉类1.46万吨、蛋类0.73万吨、水产品0.9125万吨。据测算周边县到凯里市场每年采购蔬菜6.5万吨,凯里市场每年销售蔬菜13.5万吨,而我市近年生产的蔬菜在凯里市场上销售约为5.5万吨,需从外地调进蔬菜到凯里市场销售约8万吨,本地蔬菜自给率为40.7%,比2017年的36.35%提高了4.35个百分点。呈现本地特色蔬菜部分外销,大宗蔬菜外调供给,总体供需平衡蔬菜品种出现有进有出的局面。同时存在每年有2—3个月短时性全部依赖外来蔬菜供给的情况。主要调进蔬菜品种有马铃薯、白萝卜、胡萝卜、大白菜、甘蓝等大宗蔬菜,外销蔬菜品种有辣椒、生姜、香葱、西红柿、芹菜、白菜、茄子、瓜类、豆类等,这些蔬菜主要是我市特色蔬菜和时令蔬菜、反季节生产的蔬菜。2020年实现蔬菜自给率达到45%的目标,需要我市保供商品蔬菜上市销售产量达6.1万吨以上。
2.畜禽水产市场供需情况
根据市场监测、商务部门统计及银田物流园等畜禽水产品交易情况综合分析,按照国家标准计算,2019年全市54.89万人口每天需求肉量为58吨,年肉需求量为21170吨。
(1)畜禽产品供需分析
全市禽蛋需求为4000吨。2019年全市生猪出栏20.02万头,产量为17409.92吨,可满足市场需求82.2%,需外调生猪4.22万头3760.08吨。家禽出栏198.06万羽,产量2899.33吨,可满足市场70.73%需求,需外调家禽81.94万羽。蛋鸡产蛋4790.22万枚产量为2993.89吨,可满足市场需求72.48%,需外调1100.67吨。由于我市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较低,畜禽产品单位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批发环节缺乏市场价格优势。据统计,我市生猪自给率仅为30%左右,家禽自给率为63%,禽蛋自给率为65%。
2022年我市生猪年出栏需增加4.98万头,可满足市场需求90%以上,自给率达到50%以上;家禽需增加81.94万羽,可满足市场需求90%以上,自给率达到80%以上;禽蛋需增加800.67吨,可满足市场需求90%以上,自给率达到85%以上。
(2)水产品供需分析
2019年销售水产品约4000吨(镇、村以消费本地稻田鱼为主,上市量很小,不作计算),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江团、黄颡鱼、鳜鱼等。全市塘库养殖产量约700吨在凯里城区市场销售,市场自给率为20%,80%需从外地调入(约2800吨以上),产销矛盾突出。
我市渔业水域资源较少,可利用程度低,到2022年我市水产品产量只能增加冷水养鱼100吨,自给率为25%以上,其余3260吨需外调。
(二)市场流通能力情况
全市建有各类城乡农产品市场41个,其中:省级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城区农贸市场10个、乡镇农贸市场13个,连锁超市10家。建有蔬菜、肉产等农副产品平价商店7个。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建成4个社区便利店,全市建成有冷库的经营主体16家,建成16个冷库、库容1.4484万吨(其中:产地型冷库9个,库容3057万吨),初步形成批发市场与零售相结合、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全市现已建有畜产品和水产品检测中心、畜禽产品检验室。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在舟溪镇、湾溪街道、洗马河街道等15个镇(街道)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监控监测点。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以农药及农药残留、“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及兽药残留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6月底,全市获得“两品一标”认证、绿色食品认证7张,认证面积2.03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5张,认证面积0.06万亩,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4个。全市66家企业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认真做好试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现全市有8家企业共开具合格证8174张,带证上市农产品149.875吨。
继续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落实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和入场销售者主体责任为抓手,切实推进《食品安全法》和《贵州省食用农产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已抽检食用农产品120个批次,督促银田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园区食用农产品销售者档案,督促销售者履行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义务,该公司实验室每天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开展农药残留30个批次,有效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餐桌。同时加大对校园食品配送单位凯里市苗岭农商联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监管力度,督促配送公司要求销售者履行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义务,并指导配送企业对所采购的食材开展快速检测,确保校园师生食品安全。
(四)调控保障能力情况
加强储备管理,全市已储备稻谷5000吨、菜油350吨,冻猪肉30吨。制定出台保供稳价措施。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根据国家、省、州关于社会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文件精神,达到规定要求的,根据州启动联动机制要求,实施价格临时补贴措施。6月底前共启动6次价格临时补贴,补贴困难群众及低收入群众累计达10万人次,补贴共540万元。
三、主要目标
(一)生产基地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我市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蔬菜特色产业的优势,重点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提高我市“菜篮子”特色产业和产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使全市“菜篮子”产品自给水平稳步提高,到2022年自给率平均到50%以上,供应保障质量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州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1.蔬菜
到2022年,建成常年保供蔬菜基地和周边县供凯蔬菜基地共1.75万亩,实现平均复种指数在3.0以上,加上菜农常年专业种植蔬菜、秋冬种复种蔬菜等,蔬菜年总产量达到8万吨以上,达到蔬菜均衡上市销售,保持蔬菜销售价格平稳,满足城市发展对蔬菜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价格的需求,打造1个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到2020年底,建成常年保供蔬菜基地34个,扩大面积到6000亩,加上城郊农户分散常年种植的商品蔬菜和季节性蔬菜、周边县的蔬菜到我市销售的蔬菜,实现蔬菜年总产量6.1万吨;到2021年底将34个常年保供蔬菜基地扩大面积到10000亩,建成周边县供凯蔬菜基地2500亩,加上城郊农户分散常年种植的商品蔬菜和季节性蔬菜实现蔬菜年总产量7万吨;到2022年底将34个常年保供蔬菜基地扩大面积到12500亩,建成周边县供凯蔬菜基地5000亩,加上城郊农户分散常年种植的商品蔬菜和季节性蔬菜,实现蔬菜年总产量8万吨。
2.肉禽蛋奶鱼
(1)生猪
2020年全市生猪存栏11万头,出栏10万头,力争生猪出栏达20万头;2021年全市生猪存栏13万头,出栏22万头;2022年全市力争生猪存栏15万头,出栏达25万头。建成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生态禽
2020年全市生态家禽出栏230万羽,禽蛋产量0.3万吨;2021年全市生态家禽出栏255万羽,禽蛋产量0.34万吨;2022年全市生态禽出栏280万羽,禽蛋产量0.37万吨。
(3)生态渔业
2020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605吨,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5.8万亩),冷水鱼产量完成50吨;2021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825吨,稻田养鱼面积达到10.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7.9万亩),冷水鱼产量完成70吨。202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060吨,稻田养鱼规模稳定在10.5万亩,其中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7.9万亩,冷水鱼产量达到100吨。
(4)牛羊产业
2020年,全市力争完成牛存栏3.2万头,出栏1.5万头,牛肉产量0.19万吨;羊存栏2.2万只,出栏2.0万只,羊肉产量0.036万吨。2021年全市完成牛存栏3.36万头,出栏1.575万头,牛肉产量0.2万吨;羊存栏2.31万只,出栏2.1万只,羊肉产量0.0378万吨。2022年全市完成牛存栏3.528万头,出栏1.654万头,牛肉产量0.21万吨;羊存栏2.43万只,出栏2.21万只,羊肉产量0.0397万吨。
(二)市场建设目标
2020年建设二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个,2021年建成20个便利店,到2022年建成一个一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蔬菜、肉产等农副产品平价商店不低于30个,建立蔬菜等农副产品直销店7个。
(三)质量安全监管目标
到2022年,蔬菜种植基地和生猪等养殖基地全面建立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信息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等长效管理体系;农产品标准制定和“两品一标”认证增加15%,有2家以上企业的相关产品获得“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加大对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的抽检力度,每年对食用农产品抽检次数不低于240批次。
2020年完成配齐5个蔬菜种植基地或者生猪等养殖基地的农(兽)残留快速检测仪、数据信息处理设备、可追溯设备等设备及技术指导员,制定1项地方农产品技术标准,2021年完成配齐15个蔬菜种植基地或者生猪等养殖基地的农(兽)残留快速检测仪、数据信息处理设备、可追溯设备等设备及技术指导员,制定1项地方农产品技术标准,颁布1项农产品地方标准;建成州级农业标准化示范点1个。2022年完成配齐10个蔬菜种植基地或者生猪等养殖基地的农(兽)残留快速检测仪、数据信息处理设备、可追溯设备等设备及技术指导员,颁布1项农产品地方标准;注册商标1个。
(四)调控保障能力目标
1.应急粮油储备,全市应急稻谷储备量不低于5000吨,罐装菜籽油储备量不低于350吨。
2.冻猪肉储备任务数30吨。2020年5月达到30吨;2021年5月达到35吨;2022年达到40吨。
(五)市民满意度目标
通过3年的建设,“菜篮子”工程的产品不断丰富,数量得到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改善和保障,销售价格平稳,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测评市民的满意度到达80%以上,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目标。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机构
成立凯里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杨 波(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常务副组长:龙青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龙 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易佑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许 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贵清(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健康局局长)
姚文明(市教育科技局局长)
成 员: 刘 鹏(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吴川华(炉山工业园区党政办副主任〔抽调市政府办公室公室工作〕)
顾黔先(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林 强(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
王培辉(市财政局局长)
孙仕堂(市统计局局长)
李福海(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龙进海(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苏海平(市交通局局长)
杨成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 洋(市水务局局长)
文 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家文(市气象局局长)
王 春(市供销社主任)
张 波(市商务局局长)
陈 鹏(市林业局局长)
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政府办公室,由易佑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刘鹏、吴川华、杨成辉、张波、文成、王海安同志兼任副主任,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组成。
(二)职责分工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对接各部门按本方案开展工作;负责“菜篮子”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融资工作和生产经营保险工作;协调“菜篮子”工程建设其他事项。
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对“菜篮子”工程建设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合理设置,确保人均农贸市场面积符合要求指标。
市统计局:负责及时对接上级业务部门,协助市发展改革局及时搞好物价监测预警。
市财政局:负责统筹安排资金,把“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纳入每年的政府开支预算,成立“菜篮子”发展基金,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市气象局:负责全市重点种植区域气候监测,为农业生产做好气象服务。
市教育科技局:负责统筹协调好“菜篮子”工程的农产品进学校等工作。
市卫生健康局:负责统筹协调好“菜篮子”工程的农产品进医院等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菜篮子”工程建设,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镇(街道)开展蔬菜、生猪、家禽等生产和技术服务。
市商务局:负责“菜篮子”市场建设目标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销售,冷链运输体系和网络配送服务体系建设,设置平价超市,完善蔬菜大数据等工作。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蔬菜、畜禽水产进入市场后的质量安全监管,打击非法哄抬物价、非法囤积等违法行为。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菜篮子”调控保障能力建设,负责粮食、食用油等产品储备,加强物价管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的支持。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城区临时性农产品交易市场设置与建设。
市水务局:负责“菜篮子”工程相关给排水等服务。
市交通局:负责抓好“菜篮子”产品运输的服务工作。
市供销社:参与组织“菜篮子”工程的生产资料有序供给和产品销售工作。
各镇、街道:负责积极落实“菜篮子”工程建设和扩展提升,加大“菜篮子”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积极引进经营主体、流转耕地、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生产,鼓励种养殖大户创办基地,抓好生产管理等的各项建设相关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大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投入
市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相关的扶持措施,将“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菜篮子”工程保障机制。市财政局要加大对“菜篮子”工程的预算投入,增强“菜篮子”产品发展基础。设立“菜篮子”专项基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用于扶持“菜篮子”工程建设。金融机构要继续加大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投入,逐步提高“菜篮子”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加强“菜篮子”基地生产能力建设
保供蔬菜基地建设重点:进一步加快保供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一批保供蔬菜生产“大户、大村、大镇和生产经营企业”,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新格局。
1.农产品生产基地
(1)常年保供蔬菜基地建设
围绕碧波镇五寨、碧波镇又诗大堡、下司镇隆堡、下司镇下庄、万潮镇格河、龙场镇乐榜、龙场镇华界、旁海镇水珠、旁海镇翁色、湾水镇格种、炉山镇甘坝、大风洞镇官庄、湾溪街道河口等34个常年蔬菜基地,完善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向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引导蔬菜品种逐步向规模化种植,重点扶持和培养凯里盛丰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蔬菜发展。
(2)季节性蔬菜基地建设(秋冬种蔬菜基地建设)
按照“粮食—蔬菜”的复种模式,以61个坝区为重点,抓好秋冬种蔬菜产业发展。围绕碧波镇的又诗大堡、碧波镇的五寨柿花、下司镇下庄等条件较好坝区为重点,带动全市秋冬种蔬菜季节性的发展。
(3)周边县联合建设供凯蔬菜基地
通过完善我市的蔬菜批发销售市场,与黄平县、麻江县、台江县等周边县商议共建供凯蔬菜基地,签订供凯蔬菜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到2022年在周边县的坝区或适宜区域建成供凯蔬菜基地0.5万亩,实现每年到我市批发销售蔬菜2万吨以上。
2.肉禽蛋奶鱼
抓好畜禽水产发展重点:着力提升畜牧业和水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建设一批规范化、标准化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场。
(1)生猪基地
重点抓好大风洞镇及炉山镇10万头“温氏一体化生猪标准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凯里永泰和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在炉山镇年产5万头商品仔猪能繁母猪场建设,到2022年全市生猪新增出栏15万头;抓好“100个家庭农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提升改造工程的指导服务,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2021年建成利达食品公司屠宰场和龙头河屠宰场,年屠宰能力达到58万头以上。完善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条,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我市生猪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2)生态禽基地
在稳定现有生态禽养殖规模的基础上,依托凯里凤凰苑等公司重点发展林下养鸡,着力推广香炉山鸡等肉质好、风味佳、抗逆性强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地方特色品种,2022年力争出栏香炉山鸡40万羽,并结合凯里市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在三棵树镇、凯棠镇、下司镇、开怀街道等重点区域新增林下鸡养殖50万羽以上。在湾溪街道的鑫梦蛋鸡场、三棵树镇忠勇禽业及贵州天鸣公司、炉山镇兴茂源公司新增蛋鸡12万羽,禽蛋产量新增1000吨以上。
2020年底建成年屠宰1500万羽的凯里市城区活禽定点屠宰场。培育贵州银田农贸投资有限公司等大型家禽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以白条禽供应全市城区,确保禽肉安全。利用贵州银田农贸投资有限公司的销售渠道构建我市生态禽产品对外销售网络。
(3)生态渔业基地
稻田养殖规模达到10.5万亩,辐射带动全市农户0.35万户以上。其中,稻鱼养殖模式10.43万亩,稻虾养殖模式0.02万亩,稻蛙养殖模式0.05万亩,积极推进稻渔工程规模化。重点在开怀街道养朵村、碧波镇大堡村等冷水资源优势区域建设高标准冷流水养殖示范基地。到2022年,全市冷水鱼养殖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产量100吨。
(4)牛羊产业基地
重点抓好现有规模养殖场补栏提高存栏量工作,指导部分草料条件好的养殖场开展短期育肥,加快周转。指导养殖户积极种植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舍饲养畜牧业。同时,引导养殖户逐渐加大能繁母畜养殖比例,逐渐过渡到自繁自养模式,避免受犊牛价格上涨及疫情防控风险的影响,实现牛羊养殖的持续健康发展。实施牛羊良种体系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凯棠大坪天宏养殖场、龙场乐榜三联养殖合作社等现有20余个规模场引进能繁母牛500头,公牛20头。重点支持凯里市石青村莘莘养殖场、炉山镇尖坡村贵海养殖场、大风洞镇双江村金朝富养殖场、湾水镇岩寨村张飞养殖场、旁海镇猴场村海天养殖场等规模养羊场引进能繁母羊1000只,公羊50只,扩大优良种群规模,提高单位动物的产出率。
(三)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逐步完善“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追溯体系,加快建设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采集平台系统,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市场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以及经营、使用禁限用农兽(渔)药和药物残留超标产品的查处力度,积极督促生产基地建立生产质量档案;加强对我市主要“菜篮子”生产基地和市场的质量安全检测,并及时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防止不合格农产品上市销售,进入市民餐桌,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加强“菜篮子”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重点加强“菜篮子”特色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各镇街、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农村农产品进入城区市场,保障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合理规划临时摊点,方便群众销售。积极推进现有农产品批发、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快银田物流等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全市形成农产品大流通的新格局。
(五)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应急供应处理机制
为保证突发应急期间的市场供应充足、平抑物价,保证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稳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要建设蔬菜、生猪等“菜篮子”产品平价供应机制,建立平价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做好农产品价格调控,平衡市场供给。鼓励农贸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挂钩机制,支持大型超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订单农业,以直销价格供应市场。市财政局要合理安排一定比例的价格调节基金,用于保障基地建设和平价农产品供应,对相应的生产基地(企业)要给予必要的补贴,确保突发应急情况下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卫生有保证。
(六)完善信息监测预警和市场价格管理制度
市直有关部门要继续强化对“菜篮子”产品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和信息发布。加快市“菜篮子”工程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做好相关信息的分析预警和发布。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新闻媒体单位要互相配合,主动做好农产品有关信息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市发展改革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菜篮子”产品价格的监控工作,严厉打击哄抬菜价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供应稳定。
六、经费预算
市政府设立“菜篮子”工程建设基金,每年预算1000万元,以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融资,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逐年投入,分期推进,分步实施。
(一)生产基地建设
1.蔬菜:3年总投资2975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建设补助资金1085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700万元,扶持补助3150万元),经营者投资18900万元。
2.畜禽水产:重点实施畜禽水产项目11个,共计投入资金40474.19万元(省级资金815万元;本级财政资金248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7179.19万元),其中财政贴息项目1个,投入资金90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生猪重点项目3个,投入资金3560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6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35000万元);家禽重点项目3个,投入资金2709.19万元(省级资金50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3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179.19万元);水产重点项目2个,投入资金185万元(省级资金35万元;本级财政资金150万元);牛羊良种体系建设项目2个,投入资金1080万元(省级资金28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800万元)。具体见附表《凯里市2020年-2022年菜篮子工程畜禽水产基地建设项目统计表》。
(二)市场建设
总投资102700万元,其中:新建省级一级批发市场100000万元,改造10个城区农贸市场2000万元,建立蔬菜、肉产等农副产品平价商店7个计700万元。
(三)质量安全监管
建设总投资131.5万元,其中:农(兽)残留快速检测仪30台(套)45万元;数据信息处理设备30台30万元;可追溯设备30台(套)19.5万元;地方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2项3万元;“两品一标”认定15万元;生产信息采集3万元;培训10万元;不可预见费6万元。
(四)调控保障能力
三年总投资3320万元,其中:粮、油、冻猪肉储存(及保质)费用1700万元,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费用1620万元。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市直各部门、各镇街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菜篮子”工程建设对保障民生、稳定物价、促进国民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重要意义,把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最紧急、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二)强化组织领导。各市直部门、各镇街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主动担责,把建设“菜篮子”工程的责任扛起来,将任务落实下去,采取有力工作措施,扎实推进蔬菜生产、生猪养殖各项工作落实。
(三)强化统筹调度。各职能部门要对农产品生产、运转、存储、销售等环节进行监测调度,摸清供需底数,弄准自给能力,统计好各项产品存量,做好调运计划,建立储备制度,确保我市农产品供给调度准确。
(四)强化宣传引导。市直各部门、各镇街要紧紧围绕生产基地建设、市场建设、质量安全监管、调控保障能力、市民满意度等五个目标建设为中心,加强目标建设宣传引导力度,积极推进目标建设,全市营造“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各年度目标有序推进。
附件:1.凯里市保供蔬菜建设实施计划推进表
2.与周边县共建供凯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推进表
3.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计划三年资金预算表
4.凯里市2020-2022年“菜篮子”工程畜禽水产基地建设项目统计表
附件1 凯里市保供蔬菜建设实施计划推进表 | ||||
基地名称 |
规模(亩) |
茬口模式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碧波镇又诗蔬菜基地 |
600 |
1600 |
1800 |
菜+稻+菜 |
碧波镇岩下蔬菜基地 |
360 |
500 |
500 |
菜+稻+菜 |
碧波镇王义蔬菜基地 |
80 |
120 |
150 |
菜+稻+菜 |
碧波镇五柿蔬菜基地 |
450 |
2000 |
2660 |
菜+稻+菜或菜+菜+菜 |
下司镇隆堡蔬菜基地 |
500 |
500 |
600 |
菜+稻+菜 |
下司镇淑里蔬菜基地 |
150 |
300 |
500 |
菜+稻+菜 |
下司镇回龙蔬菜基地 |
150 |
200 |
300 |
菜+稻+菜 |
下司镇长江蔬菜基地 |
80 |
200 |
250 |
菜+稻+菜 |
下司镇下庄蔬菜基地 |
150 |
250 |
200 |
菜+稻+菜 |
下司镇清江蔬菜基地 |
150 |
200 |
250 |
菜+稻+菜 |
万潮镇格河蔬菜基地 |
250 |
400 |
400 |
菜+稻+菜 |
龙场镇华界蔬菜基地 |
50 |
100 |
150 |
菜+稻+菜 |
龙场镇乐榜蔬菜基地 |
80 |
100 |
100 |
菜+稻+菜 |
三棵树赏朗蔬菜基地 |
100 |
150 |
150 |
菜+稻+菜 |
旁海镇猴场蔬菜基地 |
80 |
120 |
200 |
菜+稻+菜 |
旁海镇翁色蔬菜基地 |
150 |
200 |
300 |
菜+稻+菜 |
旁海镇水珠蔬菜基地 |
120 |
150 |
150 |
菜+稻+菜 |
旁海镇白云蔬菜基地 |
150 |
500 |
500 |
菜+稻+菜 |
炉山镇干坝蔬菜基地 |
150 |
200 |
300 |
菜+菜+菜+菜 |
大风洞官庄蔬菜基地 |
100 |
200 |
200 |
菜+稻+菜 |
大风洞老君寨蔬菜基地 |
100 |
120 |
200 |
菜+稻+菜 |
白果井街道新台蔬菜基地 |
80 |
100 |
100 |
菜+稻+菜 |
白果井街道卡乌蔬菜基地 |
100 |
100 |
100 |
菜+菜+菜 |
湾溪街道河口蔬菜基地 |
150 |
200 |
300 |
菜+菜+菜+菜 |
鸭塘街道三江小河蔬菜基地 |
80 |
120 |
120 |
菜+稻+菜 |
鸭塘街道三江里养蔬菜基地 |
100 |
120 |
120 |
菜+菜+菜+菜 |
白果井街道薅枝坪蔬菜基地 |
100 |
150 |
200 |
菜+菜+菜 |
开怀街道薅寨瓦蔬菜基地 |
60 |
160 |
200 |
菜+稻+菜 |
碧波镇朝阳蔬菜基地 |
50 |
190 |
300 |
菜+稻+菜 |
白午街道同兴同车蔬菜基地 |
50 |
150 |
200 |
菜+稻+菜 |
白午街道同兴石绕蔬菜基地 |
50 |
150 |
200 |
菜+稻+菜 |
下司镇清江大蔬菜基地 |
50 |
100 |
200 |
菜+稻+菜 |
舟溪镇石青蔬菜基地 |
50 |
100 |
200 |
菜+稻+菜 |
万潮镇炉坪生产基地 |
30 |
100 |
200 |
菜+菜+菜 |
万潮镇马田蔬菜基地 |
50 |
150 |
200 |
菜+稻+菜 |
合计 |
5000 |
10000 |
12500 |
|
附件2
与周边县共建供凯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推进表
序号 |
县名 |
规模(亩) |
茬口模式 |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
1 |
麻江 |
0 |
500 |
2000 |
菜+稻+菜 |
2 |
黄平 |
0 |
1500 |
5000 |
菜+稻+菜 |
3 |
台江 |
0 |
500 |
500 |
菜+稻+菜 |
|
合计 |
0 |
2500 |
5000 |
|
附件3
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实施计划三年资金预算表
项目投资建设内容 |
预算标准 |
建设规模(亩) |
金额(万元) |
资金来源 | |
凯里保供常年蔬菜基地和与周边县共建供凯基蔬菜地 |
防洪提、排洪渠、灌溉管网、喷滴灌设施、高位水池、拦河坝、提水站等、基地生产、生活的电网建设、基地的通车道路、机耕道路、过河桥、绿色防控等配套设施建设。 |
4000元/亩 |
17500 |
7000 |
政府投资建设 |
基地生产的产品清洗车间、分级包装车间、保鲜库等 |
100元/亩 |
17500 |
175 |
政府投资补助 | |
基地生产的简易管理房、生产资料仓库等 |
300/亩 |
17500 |
525 |
经营者投资 | |
耕地流转资金 |
600/亩/年 |
17500 |
3150 |
政府投资补助 | |
耕地流转资金 |
600/亩/年 |
17500 |
3150 |
经营者投资 | |
生产资料资金 |
3000元/亩/年 |
17500 |
15750 |
经营者投资 | |
合计 |
|
|
29750 |
|
附件4 凯里市2020-2022年“菜篮子”工程畜禽水产基地建设项目统计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属性 |
建设地点 |
建设内容 |
项目投资(万元) |
建成时间 |
实施主体 |
备注 | |||
合计 |
省级资金 |
本级资金 |
自筹资金 | ||||||||
1 |
畜禽水产基地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
新建 |
全市范围畜禽水产基地 |
通过项目每年项目贴息300万元,三年共9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15000万元左右,用于我市畜禽水产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良繁体系建设、“两品一标创建、生产流动资金等方面扶持。 |
900 |
|
900 |
|
2022.12.31 |
全市畜牧水产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户 |
|
2 |
凯里市城区活禽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 |
新建 |
银田物流园 |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9743.93㎡,总建筑面积4135.6㎡,其中家禽屠宰车间3532.6㎡,污水处理403㎡,无害化处理200㎡。建设内容包括年屠宰1500万羽家禽屠宰车间、速冻库、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系统、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绿化工程及停车位等。 |
1969.19 |
300 |
|
1669.19 |
2020.12.31 |
贵州银田农贸投资有限公司 |
|
3 |
贵州省生态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 |
在建 |
三棵树镇格冲村 |
建设香炉山鸡父母代25000套,种鸡舍3栋1800平方米,种鸡笼252组,电动刮粪机组3套,饲料自动输送系统2套,自动喂料系统6套(其中:更新3套),电子监控系统1套;增加孵化设备5台,改造育雏加热设备;排粪沟46米,排粪沟雨棚180平方米,集粪池50m3,修建污道360平方米;围墙360米、供电增容、消毒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年提供香炉山鸡鸡苗510万羽。 |
710 |
200 |
|
510 |
2020.12.31 |
凯里市凤凰苑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
|
4 |
凯里市生猪良种体系建设补贴项目 |
新建 |
炉山镇、大风洞镇、大十字街道、下司镇 |
二元能繁母猪(含种公猪)按照1000元/头的标准进行补助,计划引进5000头能繁母猪,投入资金500万元;原种猪(含种公猪)按照2000元/头的标准进行补助,计划引进500头,投入资金100万元。 |
600 |
|
600 |
|
2022.12.31 |
凯里市永泰和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凯里市宏大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凯里市永鑫生猪养殖场、凯里市炉山甘坝生态循环养殖场 |
|
5 |
凯里市香炉山鸡扩繁项目 |
新建 |
三棵树镇格冲村 |
新增香炉山种鸡10000羽,新增出苗100万羽。按照30元/羽的标准进行补助,共投入30万元。 |
30 |
|
30 |
|
2022.12.31 |
凯里市凤凰苑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
|
6 |
凯里市温氏一体化生猪标准养殖产业项目 |
在建 |
炉山镇、大风洞镇、碧波镇、万潮镇 |
项目占地2000亩,建设6-10个一体化生猪标准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0万头,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
20000 |
|
|
20000 |
2021.12.31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7 |
凯里市永泰和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生猪种畜繁殖场 |
在建 |
炉山镇大良田村 |
一期建设生猪纯种繁殖场一个,年出栏纯种猪8000头以上。二期建设二元母猪繁殖场一个,年出栏60000万头以上。 |
15000 |
|
|
15000 |
2021.1231 |
凯里市永泰和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
|
8 |
凯里市2020年稻田养鱼苗种补助项目 |
新建 |
大风洞镇、碧波镇、下司镇、三棵树镇、舟溪镇、炉山镇和万潮镇 |
实施稻田养鱼面积2500亩,其中贫困户500户实施稻田养鱼面积1000亩,非贫困户1500户实施稻田养鱼面积1500亩,示范带动其他散户9.8万亩, |
35 |
35 |
|
|
2020.12.31 |
凯里市农业农村局 |
|
9 |
凯里市九道河鱼种场育种培育项目 |
新建 |
西门街道 |
引进亲鱼200组,年育苗30万尾以上,满足全市稻田养鱼3000亩以上示范点供苗需求。 |
150 |
|
150 |
|
2022.12.31 |
凯里市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
10 |
凯里市肉牛良种体系建设补贴项目 |
在建 |
凯棠镇、旁海镇、大风洞镇、炉山镇、湾水镇、龙场镇、下司镇、开怀街道、三棵树镇 |
引进西门塔尔能繁母牛500头,公牛20头。母牛按3000元/头,公牛按10000元/头进行补助,共需补助资金170万元。 |
650 |
170 |
480 |
|
2022.12.31 |
旁海镇清江村的周华标养殖场、凯里张别亚养殖场、龙场镇龙场村富兴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凯里市天宏生态养殖场等20个规模场。 |
|
11 |
凯里市山羊良种体系建设补贴项目 |
在建 |
|
引进贵州黑山羊、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等能繁母羊1000只,配套引进种公羊50只。母羊按照1000元/只、公羊2000元/只进行补助,共需补助资金 |
430 |
110 |
320 |
|
2022.12.31 |
凯里市石青村莘莘养殖场、炉山镇尖坡村贵海养殖场、大风洞镇双江村金朝富养殖场、湾水镇岩寨村张飞养殖场、旁海镇猴场村海天养殖场等 |
|
|
合计 |
|
|
|
40474.19 |
815 |
2480 |
37179.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