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4-655365 信息分类 政府公文
发文机构 凯里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4-15
文号 凯府办函〔2024〕10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凯里市产业招商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凯里市产业招商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24-04-17 15:43

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24年凯里市产业招商大提升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5日


2024年凯里市产业招商大提升工作方案

根据《2024年黔东南州产业招商大提升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推动凯里产业招商大提升,切实扩大民间有效投资,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决策部署,聚焦资源禀赋挖掘、产业链群培育、龙头项目驱动,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坚持把产业招商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招商工作联动机制,编制完善“一图三清单”,围绕玻璃制造、铝及铝加工、大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以及大数据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民族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招大引强,坚持“富矿精开”,激发民间投资,扩大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集群,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大提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度工作目标: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以上,工业到位资金33亿元以上;500强企业签约项目合同总额20亿元以上。

年度奋斗目标:新增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70亿元以上,工业到位资金52.5亿元以上。

三、主要措施

(一)立足园区平台,聚焦主导产业抓提升。

持续发挥园区主阵地作用,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依托矿产资源禀赋,着力在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上下功夫,强力推进“富矿精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针对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持续推进黔东南高新区大健康医药、炉碧经济开发区玻璃制造和铝及铝加工等主导产业招引项目,形成产业集聚集群,有效盘活闲置低效标准厂房和存量建设用地,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为招引新项目腾出空间。(牵头部门: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二)围绕补链强链,聚焦“四化”产业抓提升。

1.新型工业化招商。聚焦大健康医药、玻璃制造、铝及铝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酸汤及蓝莓特色食品、电子信息、银饰刺绣文化创意三个特色产业,强化行业主管部门与园区招商引资工作联动,围绕“一图三清单”和其亚铝业、黔玻永太、海生玻璃等链主龙头企业,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空白环节,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下大力气补全链条,建强链条。同时,聚焦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加快年产30万吨电解液产业、3000吨钠盐等项目落地;聚焦铝及铝加工,推进贵州其亚50万吨再生铝及30万吨铝加工,10万辆新能源汽车报废拆解线等项目签约落地,尽快动工建设;聚焦玻璃深加工,推进黔波永太新材料家电玻璃、电子玻璃加快建设,形成增量;围绕“光伏玻璃—晶硅电池片—铝型材—光伏组件—发电工程”产业链,加快贵州其亚晶硅棒及切片项目前期洽谈对接,积极引进光伏电池片生产项目,推进光伏组件及项目落地建设,构建以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边柜支架,逆变器,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牵头部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振兴工投集团;责任单位: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2.农业现代化招商。围绕大健康医药产业、酸汤及蓝莓特色食品产业链条和旁海生姜、湾水香葱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引进果蔬、中药材、食用菌及蛋鸡、肉牛、生猪、生态鱼等规范化种养殖和精深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苗之灵和江中集团、黔酸王与海天味业及大斑水产等合作,支持亮欢寨、蓝美科技、玉鑫农业等公司引入外部资本做大做强,建强蓝莓、西红柿、辣椒、生猪、鱼等特色食品上游链条及酸汤、蓝莓等系列酸性产品中下游链条,加快酸汤产业园建设,为凯里特色食品的推广和布局提供支撑。(牵头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投资促进局,瑞禾农投集团;责任单位:市驻外招商部门)

3.旅游产业化招商。借助“村超”、“村BA”流量优势,围绕打造黔东南旅游集散地的要求,聚焦下司古镇、苗侗风情园、巴拉河沿线、清水江沿岸景观、云谷小镇、青曼苗寨、中国乡村旅游一号公路等资源和“龙里—下司—火车站—旁海”沿江地段农文旅体产业融合项目,谋划中短期观光、康养活动路线,重点围绕景区提质开发运营品牌及连锁酒店、乡村民宿、旅游交通、文化演艺、文创产业、健康养老、亲子乐园、电商直播等开展招商,引进一批企业,盘活一批存量项目,落地一批重点项目。(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民政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凯丽交旅集团;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4.新型城镇化招商。围绕信息技术、金融管理、教育卫生、智能停车、房地产开发、物流仓储、批发零售、水利、环境等,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丰富城市建设业态及职能。聚焦“凯里金融中心”目标,以“凯里城市之门”为核心,招引省内外一大批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进驻,配套谋划布局商业业态,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打造凯里城市地标。(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教育和科技局、市卫生和健康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黔凯城投集团;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三)突出招大引强,聚焦优强企业抓提升。

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过开展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开展央企(国企)、民企、外企重点目标企业招商。一是央企(国企)招商。持续用好在凯帮扶的中央国家部委、央企(国企)资源,以小分队拜访、专题推介会等方式,继续盯紧国药集团、华润江中制药集团等大型央企(国企)引进一批优势项目。二是民企招商。以“全球贵商大会”为契机,积极对接民营企业500强、上市公司、专精特新、独角兽等优强企业,了解投资意向,精准编制招商项目,精准推介招商。(牵头单位: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投资促进局;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四)围绕重点区域,聚焦招商方式抓提升。

一是强化驻点招商。按照持续“巩固浙江沪、拓展京津冀、突出大湾区、紧盯中西部”的招商思路,向佛山、北京、杭州、成都、沙河派出招商队,重点强化与大湾区企业的接洽,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项目落地。二是强化市场化招商。加快推进凯里市凯投招商服务有限公司、贵州梧桐树招商运营有限公司、贵州兴炉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实体化运营,借助招商专员、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商协会等第三方机构资源力量,通过联合开展企业投资服务、投资政策宣传、营商环境推广等方式,实现互助合作、共赢发展。三是强化商协会招商。突出工商联联络沟通职能,加强与本地商协会、异地商协会沟通联系组织,参与商协会的座谈、论坛、行业峰会等活动,探索以奖励、表彰、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鼓励商协会开展以商招商;尝试在现有的商协会基础上,组建主导产业发展协会,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开展以商招商工作。(牵头部门: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商联;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

(五)展现民族特色,聚焦节会招商抓提升。

围绕州委州政府确定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借助“村超”、“村BA”流量优势,持续开展“环雷公山马拉松”“甘囊香芦笙节”“酸汤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推介民族文化和特色食品,围绕赛事策划和运营、旅游康养休闲、营地实训基地、旅游装备制造、特色食品加工等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同时,依托省级组织的数博会、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重点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持续开展专题招商活动。(牵头部门: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投资促进局,市驻外招商部门,五大集团公司)

(六)用好政策红利,聚焦基金招商抓提升。

用好国发〔2022〕2号文件和黔府发〔2022〕7号文件等政策,积极融入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好省级“四化基金、生态基金、新动能基金”和州级“桥头堡”基金等各类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基金放大作用、引导作用和撬动作用,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和前期工作对接,引入资本和企业到凯里市投建新项目或投资盘活项目。(牵头部门:市发展和改革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驻外招商部门,五大集团公司)

(七)整合现有资源,聚焦盘活资源抓提升。

一是整合招商资源。分析全市旅游景区和矿产可开发利用资源,摸排现阶段用地资源、厂房资源和教育、卫生、康养等市场资源,瞄准优强企业,有针对性的编制一批有市场、有带动、“小而美”的招商项目开展招商。二是强化部门协同。按照“管产业就要抓招商”、“管行业、管资源、管审批就要参与招商、服务招商、保障招商”的要求,围绕我市产业链条,立足单位职能职责联系异地企事业单位、商协会、社会团体、行业资源等,按照“一家吹哨、多家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园区、部门、公司、专班协同招商优势,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三是统筹专班招商。继续巩固充实专班力量,按照“招龙头、引上游、接下游、带配套、促集群”思路,深化研究分析“一图三清单”,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配套、左右融合需求,找准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方向和路径,梳理资源、找准企业、精编项目、精准洽谈、促推重大项目落地投产,构建重点主导产业链集群。四是产业组合招商。针对香炉山、云谷小镇等闲置低效项目,采取“矿产资源+产业项目”、“有收益资源+闲置低效项目”、“高效地产+公益项目”等模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牵头部门: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驻外招商部门、市产业招商及服务工作组)

(八)做优企业服务,聚焦环境招商抓提升。

一是组织机构提升。4月初前完成市营商办的重组工作,4月中旬后,围绕省级营商指标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力争营商环境各指标省级考核排名全州最优。二是服务水平提升。树立“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持续推进“三服务”、驻企专员等工作深入开展,继续打造“贵人服务.凯立办”品牌,推广“容缺办理”机制,充分研究论证招商项目落地条件。当好招商企业的服务员,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项目签约能落地,提升企业满意度。三是承诺兑现提升。认真做好承诺兑现的清理工作,力争做到当年签约项目符合兑现条件的兑现率达100%,2018年—2023年签约项目符合兑现条件的兑现率达80%以上,逐步完成承诺兑现。(牵头部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市产业招商部门、市产业招商促进部门)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及时调整凯里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产业招商及服务工作组、驻外招商工作组人员名单,确保人员稳定。产业招商及服务工作组根据工作职责,认真开展工作,定期向组长和副组长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市级组织的外出考察经费、市级领导及驻外招商工作组的招商经费由市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列支,招商人员由市委组织部按程序办理抽调程序,招商政策由市直各部门进行落实。(责任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强化要素保障。园区、产业招商部门要根据主导产业或产业招商类别,精准编制一批要素保障齐全,符合目标企业主营业务和投资意向的招商项目,协同并开展招商和项目签约落地及相关统计工作,切实提高合同签约率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在人才、土地、规划、劳务、环保、产品、交通、税收、治安、电力、供水、燃气等要素保障中,研究制定系统化集成化配套支持措施。市级财政要安排专项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做好招商引资后期保障工作。(责任单位:黔东南高新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委组织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市税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水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公安局,凯里供电局城区分局、市郊供电局、市新能燃气公司)

(三)强化机制保障。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作完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商“一图三清单”,抓好全市招商引资统筹,调度好省、州、市重点项目。园区、产业招商部门、产业促进部门、产业招商及服务工作组要用好招商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为项目推介、签约、落地、建设提供全流程服务;同时,要明确专人每月报送招商引资相关信息,若分管领导及联络人员有变动的,需第一时间将变动情况报送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责任单位: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产业招商及服务工作组)

(四)强化氛围营造。各部门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招商引资工作,注重发现先进典型,积极开展宣传引导,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改善,以“人人都是招商形象、处处都是投资环境”的标准,努力营造“投资放心、发展舒心、收获开心”的投资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融媒体中心)

(五)强化绩效考核。各部门产业招商成效纳入全市服务高质量绩效考核体系,由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投资促进局)负责考核全面工作,根据平时上报材料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每月进行通报,年终一次性全面考核,考核结果报市委目标办应用。(责任单位:市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目标办)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