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4-655305 信息分类 政府公文
发文机构 凯里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4-15
文号 凯府办函〔2024〕10号 是否有效
信息名称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凯里市2024年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凯里市2024年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24-04-17 15:44

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凯里市2024年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5日


凯里市2024年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文件精神,充分挖掘消费市场潜力,加快提振都市消费,持续推动商贸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千方百计提振都市消费,通过政府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全市各大市场主体积极性,撬动社会资源,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推动扩大内需释放新动能,力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二、工作内容

(一)着力提升传统消费

1.发挥政府消费券政策撬动作用。依托省、州各类促消费政策,聚焦端午、中秋、国庆等黄金消费节点,指导大型商场、超市开展节庆专场促消费活动,促进传统消费提质增效。同时,依托优质酱酒联动促销活动政策,鼓励限额以上商场、超市、家电零售企业,以酒为媒联动开展促消费活动,开展以旧换新、打折让利等专项促销活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责任单位排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提升住宿餐饮消费。结合凯里酸汤美食文化和民俗,定期举办主题统一,形式多样的美食活动,挖掘创新“新黔菜”菜品,制作“凯里菜单”。在“五一”“国庆”等消费热点,举办“寻味凯里”等美食评选活动,推广特色美食。持续开展黔酒黔菜联动促销行动,支持鼓励限额以上住宿、餐饮等市场主体申报,加大活动宣传力度,深挖黔酒黔菜联动促销活动成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3.扩大汽车消费。结合上级汽车销售优惠政策支持导向,举办凯里汽车展销活动,鼓励汽车零售企业开展价格折扣、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营销活动,并为营销活动力度提供要素保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委宣传部、市应急管理局、市交警大队、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二)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4.大力举办消费促进活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办会、市场运作”的方式,紧紧围绕汽车、酸汤美食等产业,搭配各类旅游产品(含伴手礼)、非遗产品、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举办好“汽车文化节”“酸汤美食节”“雪花纯生啤酒节”“年货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提升消费信心和消费品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委宣传部;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5.积极打造文旅消费品牌。充分利用重大赛事、民族节庆等消费热点,打造一批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品牌,持续办好苗年、侗年、环雷公山马拉松赛、甘囊香芦笙节等特色文体旅活动,以旅游为重点持续扩大消费。加强与“村超”“村BA”、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环,构建资源互补、线路互通、品牌共塑、客源互送、文化互推的利益联结网,确保入凯游客、过夜游客、旅游人均花费持续增长。借助黔东南州“三千三村”旅游线路产品发布,“村火车”上的“村晚”再次入选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将“村火车”打造成凯里专属的“村字号”文旅IP,吸引更多游客到凯消费。积极研发具有凯里地方特色的优质文创产品,加快打造文创凯“礼”和康养好“礼”商品集成店,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打响“生态旅游康养区”品牌。(责任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各镇〔街道〕)

6.拓展线上营销渠道。支持本地农特产品企业、汽车、家电零售企业开展“直播带货”“电商销售节”“短视频”营销等活动;持续推动本地名优农特产品入驻“快手”“抖音商城”等线上平台,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旅游产品、酸汤系列、苗侗山珍系列、银饰刺绣”等直播带货活动,提升我市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7 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社区消费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和场景,激发州府城市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三)深度挖潜农村消费

8.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推进银田物流园、首信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商业批发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建设,完善立体冻品仓储、食材供配、流通加工等服务功能,做强农产品流通环节供应链条,带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利互惠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9.提升集镇消费。推动下司农贸市场、炉山镇商贸中心、湾水镇商业街等乡镇重点商业网点建设,推动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融合,实现乡镇消费提质扩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0.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组织开展电商培训,培养一批懂网络、会直播的电子商务人才,助力“黔货出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四)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11.培育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大力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打造苗侗风情园集装箱式网红美食街区,指导凯里万达广场实施特色商业街消费新场景,提升拉薇公园、永乐路等一批夜食、夜游、夜购、夜娱消费聚集区,推动构建更具“烟火气”的人气城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凯丽交旅集团、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12.加强夜市规范管理。完善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优化夜间经济经营环境,确保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各镇〔街道〕;完成时限:2024年12月底前)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成立凯里市加快提振都市消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

杨  波  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

刘 鹏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龙安平  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蒋云生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吴宜煊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彭诗美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顾启明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林  强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成  员:

李雄伟  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局局长

周益民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吴安俊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杨联华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杨仪超  市南丰机械厂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抽调市政府办公室)

汤  莉  市商务局局长

杨  丽  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

何  建  市财政局局长

杨启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海安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

王朝周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杨鸿亮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陈华坤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

杨  程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母先涛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徐业海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杨  耀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田兴波  市融媒体中心主任

唐嘉宏  市会展服务中心(市电商务服务中心)主任

张玉恒  凯丽交旅集团董事长

各镇人民政府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不定期召开调度会、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问题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时序进度推进,圆满完成预期目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商务局,林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汤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工作日常调度及各部门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工作变动,由接任该职务的同志自然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四、重点职责分工

(一)市商务局:负责争取上级促消费资金支持;推动商业聚集区和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培育和打造,推进县域商贸体系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落实零售、住宿、餐饮政府消费券消费促进工作;聚焦传统消费市场组织开展汽车、家电通讯、特色餐饮美食等促消费活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举办消费促进活动,拓展线上营销渠道;持续推动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二)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争取上级文旅促消费资金支持;落实文旅政府消费券消费促进工作;开发各类旅游产品(含伴手礼),充分利用重大赛事、民族节庆等消费热点,打造一批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品牌。

(三)市财政局:负责统筹促消费财政资金100万元,对全市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予以资金保障。

(四)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指导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组织举办的促消费活动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五)市委宣传部:负责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对促消费活动宣传、推广和报道工作,提升活动知晓率、覆盖面、影响力。

(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对促消费活动举办给予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商家在不影响市容市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拓展场地营销,加强夜市规范管理,优化夜间经济经营环境,确保夜间经济繁荣发展。

(七)市公安局:负责对促消费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工作。

(八)市交警大队:负责对促消费活动区域提供交通保障工作。

(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对促消费活动进行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十)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动员辖区内商户参加政府消费券活动;配合相关部门完善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管理措施,优化夜间经济经营环境,确保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社区消费便利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和场景;推动农贸市场等镇级重点商业网点建设,实现镇级消费提质扩容;配合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建设,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电商培训;配合文旅部门对辖区内景点进行打造;配合各相关部门在辖区内开展促消费活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政治站位,对照任务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和细化工作方案,确保责任落实。

(二)加强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镇(街道)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撬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落实各项消费促进工作,营造大抓消费浓厚氛围。

(三)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各相关部门、镇(街道)要充分用好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注重内容提炼,多用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提升活动知晓率、覆盖面、影响力。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