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24-739741 | 信息分类 | 政府公文 |
发文机构 | 凯里市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24-05-10 |
文号 | 凯府办函〔2024〕12号 | 是否有效 | 是 |
信息名称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凯里市2024年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炉碧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关:
《凯里市2024年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10日
凯里市2024年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和要求,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文化瑰宝”“自然珍宝”,抓好旅游资源精深开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世界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现结合凯里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州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文化瑰宝”“自然珍宝”,抓好旅游资源精深开发,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世界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24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765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亿元以上,同比均增长10%以上。力争新增3A级旅游景区1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等级民宿2家,打造精品旅游线路8条。力争盘活全市闲置低效旅游项目4个。
三、主要任务
(一)聚焦资源做足精深开发文章。持续用好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加快推进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下司古镇4A级景区提质扩容、苗侗风情园提档升级、清水江沿线康养旅游带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凯里苗侗医药体验园,力争新增3A级旅游景区1家。
1.持续推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销号。加快推进香炉山中华医学文化园、下司古镇景区、苗侗风情园景区、中国三线建设军工电子主题公园4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建设,力争2024年完成盘活销号。建成中华医学文化园至香炉山公园公路,用好香炉山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打造登香炉山品胜景旅游产品,力争把香炉山建设成全省重要旅游景点。(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凯丽交旅集团、黔凯城投集团;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投资促进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万潮镇人民政府、龙场镇人民政府)
2.持续推进下司古镇提质扩容。加快下司古镇提质扩容,持续推出“流光溢彩夜贵州”下司灯光秀、“游凯里下司·赶百年大集”、面条节等活动。搭建名犬展示、交流、交易平台,着力打响“世界名猎犬”品牌。办好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建设下司体育康养旅游小镇。(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司镇人民政府,凯丽交旅集团;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局)
3.持续推进苗侗风情园提档升级。加快提升苗侗风情园品质,丰富“绣里淘”非遗集市、苗侗医药、特色民宿、养老旅居等业态,培育“凯里酸汤”特色餐饮、“高山流水”民族文化体验旗舰店,全面展示全州民族文化、非遗文化,打造成黔东南旅游必到打卡地。(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凯丽交旅集团;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大十字街道办事处、鸭塘街道办事处)
4.持续推进清水江沿线康养旅游带建设。加快清水江沿线各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建设旅游航道,加快清水江沿线城市风情旅游带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清水江“船骑跑”体育赛事品牌。(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凯丽交旅集团、黔凯城投集团;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下司镇人民政府、万潮人民政府、旁海镇人民政府、湾水镇人民政府、白午街道办事处、鸭塘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西门街道办事处)
5.持续推进巴拉河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编制巴拉河沿线村庄规划,用好巴拉河沿线设施及优势资源,丰富民宿、康养、民俗体验等业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卫生健康局,三棵树镇人民政府、开怀街道办事处,瑞禾农投集团;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
6.持续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依托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等资源,深挖六个鸡、桐木、加劳、角冲等沪昆铁路沿线文旅产业发展潜力,持续办好“火车上的村晚”活动,打造特色铁路文化旅游景点;立足红色资源,打造千年岩寨红色旅游景点;把南花、季刀、朗利、腰落等作为民族文化和康养旅居的示范村寨进行打造。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推动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乡村文旅整合示范项目2个。(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三棵树镇人民政府、炉山镇人民政府、湾水镇人民政府、西门街道办事处)
(二)聚焦客源做足宣传引流文章。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游客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更多订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精准高效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
1.突出旅游宣传推介。深挖人文历史、旅游景观、非遗创意、特色美食、美丽乡村、节庆活动等特色文旅资源,深耕文旅品牌、讲好凯里故事,通过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手段,不断提升凯里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联,各镇〔街道〕,凯丽交旅集团)
2.促进区域抱团发展。按照“一座城就是一个景区”的思路,以凯里为圆心,合理划定旅游服务辐射半径,加强与“村超”、“村BA”主办方以及镇远古城、万达小镇、西江千户苗寨等景区串点成线、连线成环,构建资源互补、线路互通、品牌共塑、客源互送、文化互推的利益联结网,确保入凯游客、过夜游客、旅游人均花费持续增长。(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凯丽交旅集团)
3.拓宽旅游客源市场。紧盯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日韩和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市场,加强与佛山市南海区交流,围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亲子研学等方面进行宣传策划,在线路联动、客源互送、产品推广、品牌共建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凯里体验。(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凯丽交旅集团)
(三)聚焦服务做足文旅品质文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打造凯里文旅IP,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体验和服务。
1.着力打造“食在凯里”。以酸汤为基础,推出特色“凯里菜单”,打造美食不夜城“夜食美客”、罗汉山森林康养美食度假区、万达广场美食街区等特色街区,将全州各地美食特色汇聚到凯里。(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州生态环境局凯里分局,大十字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洗马河街道办事处、西门街道办事处、凯丽交旅集团)
2.着力打造“住在凯里”。以精品酒店、特色民宿、露营基地为支撑构建住宿接待体系,重点打造小高山、香炉山等地特色民宿,新增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1家、等级民宿2家。(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凯丽交旅集团)
3.着力打造“行在凯里”。加快推进高铁南站等自驾游租车网点建设,完善旅游公路、景区停车场等设施,提升交通组织、客源运送等旅游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凯丽交旅集团)
4.着力打造“游在凯里”。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一码游贵州”为载体,推动下司古镇、苗侗风情园等景区及涉旅企业智慧化提升,打造旅游集成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下司镇人民政府、大十字街道办事处,凯丽交旅集团)
5.着力打造“购在凯里”。积极研发具有凯里地方特色的优质文创产品,加快打造文创凯“礼”和康养好“礼”商品集成店,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打响“生态旅游康养区”品牌。深入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重拳惩治旅游乱象,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保障全市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凯丽交旅集团;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各镇〔街道〕)
6.着力打造“娱在凯里”。持续办好苗年、侗年、环雷公山马拉松赛、酸汤美食文化、啤酒节、甘囊香芦笙节等特色文体旅活动,以旅游为重点持续扩大消费。(牵头单位: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凯丽交旅集团,各镇〔街道〕)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化专项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资源开发、客源拓展、服务提升、资产盘活等方面强化督导调度。市直有关部门、各镇(街道)要充分认识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协调机制,形成部门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要素保障。采取贷款贴息、购买保险、融资担保等方式,推动金融机构面向重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开展投融资业务。积极推进旅游资产证券化,扩大社会资本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盘活现有低效旅游资产。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
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支持通过盘活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将荒地、水面等资源依法发展康养旅游产业项目。
(三)强化考核引领。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增强考核推进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导向性、实效性,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考核内容,制定完善旅游高质量发展考核管理制度,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对成效突出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对存在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的,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或追责问责机制。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