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数据分析,筑牢风险预警防线。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医保领域应用的重要作用,通过设置异常指标值,一旦费用增速超合理范围、药品使用出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争取宝贵时间。针对医保报销数据,全面分析不同病种的费用分布特点、不同医疗机构的治疗模式差异以及不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规律,准确找出潜在风险点,对不合理用药、检查等行为进行严格管控。截至目前,通过智能拦截4235人次,涉及医保基金12.04万元。
二是加强多管齐下,严堵基金乱用滥用漏洞。明确市、镇医保经办机构职责与权限,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强化统筹协调与监督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构建医保基金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将基金安全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绩效考核体系,督促各级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共同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三是加强监管方式,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参保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监督员,汇聚多方力量为医保基金运行保驾护航。社会监督员通过明察暗访、举报投诉等方式,深入了解医保基金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反映医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监管提供有力支持。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医保氛围。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医保政策,向参保人员普及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流程、欺诈骗保的危害等内容,提高参保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定期公布欺诈骗保典型案例,以生动的案例普法,增强公众对医保基金安全的关注度和责任感。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对举报欺诈骗保行为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累计曝光定点医药机构6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