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联动机制,筑牢农资储备“压舱石”。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供销等部门紧密联合,与众多农资供应商展开深度合作,构建储备联动机制。根据全市农业种植结构和实际需求,指导农资供应商制定详尽的农资储备计划,为春耕生产奠定稳固物质基础。截至目前,已储备水稻、玉米、大豆等种子1155.5吨,化肥、农药、农膜等9590吨。
二是开展联合巡查,净化农资市场“生态圈”。由市农业农村局成立巡查队伍,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镇(街道)对农资市场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把控农资产品的质量、标识以及进货渠道等关键环节,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自入春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对193家农资经营门店进行地毯式检查,查处违法违规案件3起。
三是强化技术指导,提升农资使用“高效能”。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特性和需肥规律,为农户提供现场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增强科学使用农资的能力。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会、发放技术要点资料等形式,普及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知识,指导农户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农资产品,有效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而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截至目前,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3场次,培训农民达5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