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专业队伍,双机制锻造未成年人保护“硬实力”。以“建强基层队伍、夯实服务根基”为目标,构建“常态化培训+高效化沟通”双机制。建立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定期培训制度,邀请行业专家围绕儿童权利义务解读、四大伤害防范、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等核心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同步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模式。同时,依托微信联络群、公众号等,搭建联动沟通平台,畅通基层工作人员交流渠道。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儿童督导员、主任业务能力提升培训6场次。
深化关爱行动,多维度织牢未成年人安全“防护网”。聚焦特殊未成年人生活安全与成长需求,开展多维度关爱保护行动。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入户探访,核查生活保障状况及住房、饮水、用电等安全隐患,同步开展防溺水、防性侵等安全知识普及,提升儿童及其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救避险能力。同时,严格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资金。截至目前,累计为678人次孤儿发放生活保障金99.23万元,为1467人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保障金212.02万元。
联动社会力量,双轨模式构建未成年人服务“生态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社工、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构建“专业服务+特色活动”双轨关爱模式。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心理慰藉、情绪疏导等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围绕课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防欺凌、防性侵、防溺水等主题开展关爱服务,并将苗绣、蜡染、芦笙等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儿童之家服务,引导儿童学习民族技艺,增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今年以来,已开展儿童关爱服务主题活动340余次,覆盖儿童113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