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宣传,提升参保意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特点的城乡居民,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活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参保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线下组织工作人员深入镇(街道)、村(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面对面为居民讲解参保流程、缴费标准、待遇领取等知识,让参保政策“看得见、听得懂、用得上”。今年以来,累计推送各类宣传内容102余条,覆盖群众10000余人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16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解答群众疑问1200余人次。
二是优化服务,让参保更便捷。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办服务,简化参保流程,为居民提供就近、便捷的参保服务。线上通过“贵州人社”APP、“城市服务”微信小程序等,实现参保登记、信息查询、保费缴纳、待遇测算、资格认证等核心业务“掌上通办”;线下通过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专办窗口及“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提供参保咨询、资料填报、待遇申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经办人员服务效率和水平,确保及时解决居民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办理社保业务4880笔,累计培训经办人员300余人次。
三是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参保。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分类施策,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政府代缴保费政策并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定期与民政、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确保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100%纳入保障范围;对灵活就业人员,详细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结合收入情况推荐合适缴费档次,引导积极参保;对有参保意愿但经济困难的居民,讲解不同缴费档次的待遇差异,鼓励选择较低档次先参保、再逐步提高缴费标准,满足不同群众多样化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