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高位推动,周密部署压实责任链。将燃气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分析研判风险点,同时,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责任体系,明确任务分工。构建“网格巡查+专业检测+群众监督”立体排查网络,对辖区餐饮商户、老旧小区、出租屋、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实行销号管理,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复查要求,确保整改闭环到位。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排查用户5000余户次,发现并督促整改软管老化、阀门松动等隐患3000余项,更换老旧燃气具300余台,强制更换金属软管1500余户。
二是学习培训“专业化”,应急能力“实战化”。着力提升从业人员和监管队伍专业素养与应急能力,组织燃气企业送技术上门,对餐饮企业负责人、后厨操作人员开展燃气设备规范操作、泄漏初期处置、灭火器使用等实操培训。对街道、社区安全监管人员及网格员,系统开展燃气安全法规标准、风险辨识要点、检查流程及执法文书应用等专业培训,确保持证上岗、规范履职。同时,联合消防、应急等部门定期开展燃气泄漏、火灾等场景应急演练,提升多部门协同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处置好”。截至目前,开展培训300余场,覆盖从业人员2千余人次。
三是宣传教育“立体化”,安全意识“入人心”。构建“线上+线下”全覆盖宣传矩阵,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线下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屏、小喇叭循环播放警示片和提示信息;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咨询台,发放《安全用气手册》;组织“燃气安全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网格员入户讲解安全常识。线上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高频次推送燃气安全科普知识、事故警示案例及自查要点,并制作通俗易懂的短视频、长图等新媒体产品提升传播效果。特别加强对独居老人、出租户等重点群体的精准宣传与服务,确保宣传无死角、有温度。截至目前,发放《安全用气手册》1万余份,辖区居民安全用气知晓率达95%以上。
四是长效机制“规范化”,安全责任“链条化”。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制定《城西街道燃气安全监管职责清单》,明确部门、社区、企业各方责任,并建立燃气企业、物业单位、重点用气商户定期自查自改报告制度。同时,完善街道层级燃气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判风险,共享信息,协同解决突出问题。探索将燃气安全落实情况纳入社区、物业考核及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强化与燃气供应企业的应急联动与信息互通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常态长效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