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溺“责任网”。健全防溺水工作责任体系,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构建“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统筹推进、村党支部书记一线落实”的三级联动责任链条。多次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和调度会,进一步细化职责,夯实任务,确保防溺水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共组织召开防溺水专题工作会议22次。
二是强化巡查劝导,织密防溺“安全网”。整合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教师等力量,组建防溺水巡逻队伍,构建网格化巡查体系。针对辖区河流、山塘、水库等重点水域,落实“重点时段高频查、危险水域重点查、节假日全天查”机制,实行“一人一水域、一天一巡查”责任制。以“零死角”巡查筑牢水域安全防线,全力防范溺水事故发生。截至目前,成立防溺水巡查队伍14支,对辖区40处水域每日巡护1次以上。
三是强化隐患整改,筑牢防溺“防护网”。深入开展辖区重点水域、重点场所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摸清辖区水域安全隐患底数,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聚焦重点水域,高标准设置防护栏、警示牌,规范配备“四个一”应急设施(救生衣、救生绳、救生圈、救生杆),确保安全防护全覆盖、无死角。健全常态化巡查管护机制,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修加固,确保设施完好、随时可用,切实提升水域安全防护能力。截至目前,新增及修整防护栏、警示牌48处,投放应急救生设备20套。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构建防溺“教育网”。深化“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筹镇村干部、网格员、青年志愿者等力量,充分利用赶集日、“敲门行动”等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循环广播、发放宣传手册、签订承诺书等方式,普及防溺水知识及自救互救技能。同时,联合辖区学校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筑牢青少年安全思想防线,营造全民参与防溺水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开展防溺水专题宣传、应急演练1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