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级联动+阳光监管”体系,健全制度筑基。聚焦“三资”管理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制度执行规范性、账目清晰度及资产处置程序合规性,并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村账托管”制度等,杜绝村级违规支出。同时,创新“乡土人才+”治理模式,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调解队伍自2023年以来化解土地承包、收益分配等纠纷30余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创新“三资入股+特色链动”转化模式,挖掘产业活源。依托“凯里香葱”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整合资金53万元打造香葱产业带,实现亩产3季,带动300户农户增收,种植面积突破4000亩,年产值2400万元。同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能人”模式,成立凯里市成坤竹制品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实体;岩寨村残疾带头人张坤领办鸟笼合作社,带动10名社员(含残疾人10名)务工就业,人均月增收1000元。
深化“村企联动+人才反哺”可持续机制,拓展渠道增益。聚焦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全力推进产业精准招商,引进养殖大户陈东云在格种村养殖林下鸡1万羽,每年为格种村集体增收2万元。以落实黔东南州人才工作“五大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凯旋归来·荣归故里”工程,吸引10余名返乡青年创业。同时,积极培育乡村主播新职业群体,推动湾水苗刀、湾水黑毛猪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