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凯里市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持续深化改革,打通堵点,释放活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动力加速蓄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园改破局 蓄积发展新动能
聚焦“改事、改人、改薪、改权”四大方向,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薪酬绩效、审批服务机制改革,深化“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探索建立凯里、麻江跨区域协作合作工业园区,玻璃制造、铝加工、健康医药等主导产业和凯里酸汤生态特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加快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产能优势进一步释放。2024年,预计工业企业总产值151.6亿元,同比增长38%;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29.5%。炉碧经济开发区成功打造成百亿级工业园区。
旅改发力 打造文旅新亮点
坚持文旅资源“精开”,建设香炉山二十三道拐通村公路、苗侗医药一条街、下司大集、“绣里淘”非遗集市等新地标和新IP,推出下司古镇景区全年免费游,丰富“高山流水”“灯光秀”等业态,打响“旅居凯里·享受生活”品牌。创新推出贵州“村T”秀,成功登上国际舞台,获央视点赞报道,全网话题播放量破亿。精心策划“村火车上的村晚”活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入选全国“村晚”展示活动、全国第二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案例。凯里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企改增效 焕发经济新活力
聚焦实施“一个行动”、完善“一套制度”、制定“五张清单”深化国企改革。制定印发《凯里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厘清集团公司党委、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健全,助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贵州振兴工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凯里安好行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等44家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国有资本布局整体更优。梳理全市资产清单、全市可用资产资源清单、正在办理产权证清单、预计可办证清单、资产盘活清单“五张清单”,“一资一策”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民生提质 绘就幸福新画卷
完善公益性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建设,服务群众就业1.5万余人次。推行“5个1”模式助推易搬“后扶三融入”,李强总理对凯里市积极解决搬迁群众住房、就医、托幼等后顾之忧,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家园表示赞许。推动农村闲置资源“微改革”,推出洛棉慢仙谷、盐井烟火集、棉席牧野谷等一批适宜沉浸式旅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实施教育项目44个,新增学位1万余个,“三个全覆盖”帮扶模式辐射市、镇、村幼儿园一体化发展。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16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运营率均达100%,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实现100%覆盖。探索建立“民情二维码”服务机制,实现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入选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