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法治教育筑牢“守法心”。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制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深化法治专题教育。依托“黄丝带帮教”基地,组织开展特色课堂活动,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观念与综合素养。结合“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法律解读、普法短视频等内容,实现“指尖学法”,有效填补法律认知空白。截至目前,累计组织专题学习5场,覆盖矫正对象200余人次。
二是行为教育涵养“公益心”。深化“社矫+公益”实践模式,将社区服务融入矫正教育全过程。组织矫正对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巡河护林、森林防火等公益活动,引导其在劳动中锤炼品格、重塑价值。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矫正对象逐步修复社会关系,增强集体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从“被动管理”到“主动融入”的转变。今年以来,开展公益服务活动22次,社区矫正对象参与人数400余人次。
三是心理教育重塑“自信心”。建立“走访+帮扶+干预”三位一体心理支持机制。每月开展实地走访,与矫正对象及其家属深入沟通,动态掌握思想状况与生活需求。针对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者,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为生活困难对象提供就业指导、临时救助等帮扶,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截至目前,已为2名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申请低保,对7名家庭经济困难的矫正对象的未成年子女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慰问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