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市直部门镇(街道)

  • 炉山镇

    地址:凯里市炉山镇城关村

    电话:0855-8667391

  • 龙场镇

    地址:凯里市龙场镇凯施街便民利民服务中心

    电话:0855-8680001

  • 万潮镇

    地址:凯里市万潮镇兴街390号

    电话:0855-8620007

  • 湾水镇

    地址:凯里市湾水镇湾水街上

    电话:0855-8690001

  • 舟溪镇

    地址:凯里市舟溪镇兴舟街18号

    电话:0855-8350001

  • 三棵树镇

    地址:凯里市三棵树镇巴拉河街1号

    电话:0855-8420001

  • 旁海镇

    地址:凯里市旁海镇旁镇社区1号

    电话:0855-8560264

  • 下司镇

    地址:凯里市下司镇清江村村委会对面

    电话:0855-2684350

  • 碧波镇

    地址:凯里市碧波镇虎场街3号

    电话:0855-2740026

  • 大风洞镇

    地址:凯里市大风洞镇大风洞村新街

    电话:0855-8670002

  • 凯棠镇

    地址:凯里市凯棠镇凯棠社区

    电话:0855-8580003

  • 城西街道

    地址:凯里市城西街道未来城9栋一楼

    电话:0855-8223065

  • 洗马河街道

    地址:凯里市洗马河巷196号

    电话:0855-8502912

  • 西门街道

    地址:凯里市西门街道莲花巷136号

    电话:0855-8221235

  • 大十字街道

    地址:凯里市迎宾大道15号

    电话:0855-8223045

  • 湾溪街道

    地址:凯里市清江路32号

    电话:0855-3898905

  • 开怀街道

    地址:凯里市金山大道87号

    电话:0855-8428011

  • 鸭塘街道

    地址:凯里市鸭塘街道红星美凯龙六楼

    电话:0855-8311001

  • 白午街道

    地址: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开元新居一期金源东大道街13号

    电话:0855-8222028

  • 白果井街道

    地址:凯里市白果井街道东出口安置区一期10栋负二楼

    电话:0855-8620966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街动态

凯棠镇:“四链贯通”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来源: 凯里市凯棠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4-12-23 15:25

一是优化“营商链”,畅通村企对接促发展。镇党委定期专题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由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组成专班开展“双招双引”,推动项目落地,近年内接待客商25次,吸引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成功提升8个产业发展项目。为优化“营商链”,邀请市工商联、供销社,凯里农投、贵州蔬菜等集团公司到本地产业园考察,以党委名义向企业和能人进行市场推介,夯实产业合作基础,实现资源盘活。此外,为拓宽发展思路,镇党委组织领导干部10次前往麻江县、剑河县、碧波镇等地考察学习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结合实际拟定11个村集体经济方案,其中4个已通过市级审查,1个正在实施。

二是做强“产业链”,突破发展瓶颈。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方案,将发展成果与村干绩效紧密挂钩,探索“1+1”混合所有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引入麻江黑毛猪养殖技术,与从江县西山镇高瑶村、台江县台盘镇棉花村达成当归中草药、紫薯产销合作意向,实现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凯棠镇大坪村榜洞生态产业园区为龙头,流转荒山土地发展蓝莓和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田园+山岭”产业发展格局。由合作社统一规划,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吸引游客300余人次入园采摘,带动50余人就业,增加群众收入4000余元,产值1.8万元。

三是用好“政策链”,解决市场难题。凯棠镇养小村农村合作社借助政策红利,整合市委书记专项工作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125万元,联营“凯棠黑毛猪”项目,预计年经营性收入可达75万元,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现代网络技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此外,开展“节假日促销”活动,销售红心猕猴桃、土鸡蛋、月饼等特产商品,实现销售额2.5万元,有效拓宽凯棠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与贵州蔬菜集团、凯里市供销社等单位合作,达成6万元绿色蔬菜和精品水果合作意向;并在凯里学院设立定点助农销售点,助农增收2.6万元,为农产品销售开辟稳定渠道。

四是创优“人才链”,夯实发展基础。联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女性幸福基金”举办6期苗绣技能培训班;邀请养殖、家政等领域的专家开展9次劳动力技能培训,惠及600余名群众。将养小村建设成为“三村工程”的示范点,挖掘并培养171名农村实用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职业经理入驻企业,吸引返乡大学生前往掌甘农业园区开展生态种养项目,为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积极实施到户产业奖补政策,激发了群众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已有567户群众成功申报并领取总计373.76万元的奖补资金。

上一篇: 万潮镇:“三化”提升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质效

下一篇: 鸭塘街道:念好“三字诀”助推医保征缴工作提速增效

主办:凯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贵州省凯里市行政中心C座  联系电话:0855-8065700

备案号:黔ICP备16008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226010001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121号

推荐使用1920*1080分辨率,谷歌、火狐、360极速、IE9+以上浏览器访问本站